这件全球大事,印度没邀请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2025年11月初,印度政府正式公布2026年国际舰队检阅活动邀请名单,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三国未在受邀之列。 这场定于2026年2月在维沙卡帕特南举行的海上盛事,已吸引55国确认参与,美国与俄罗斯均在其中,而三国缺席的决策折射出印度深层次的地缘战略考量。 2025年11月初,印度政府一份名单在国际上引了不少讨论,不是啥获奖名单,是2026年2月要在维沙卡帕特南搞的国际舰队检阅活动的邀请名单。 按理说,这种海上盛事就是拉着各国凑个热闹、秀下交情,印度这次也确实搞得挺热闹,已经有55个国家确认要来,连美国和俄罗斯这种平时在不少事上不对付的大国都点头了,排场看着足足的。 可仔细一看名单,明眼人都能发现缺口——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这三个国家,压根没在受邀之列。 这事乍一看有点蹊跷,55个国家都能容下,咋就偏偏漏了这三个?尤其是中国,作为印度洋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没被邀请总不能是印度忘了。 果不其然,在新德里搞的预热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直戳戳问起了名单上的空缺,专门问为啥没邀请中国。 负责回话的印度海军副参谋长桑杰·瓦察扬海军中将压根不接这个话茬,嘴皮子只围着美俄参会打转,翻来覆去说“活动是面向外部的,现在已经有超过55个国家确认了”,再追问就说离活动还有四个月,后续参与国可能有变化,谁也说不准,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过台下私下聊的时候,有印度官员透了点实底,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疏忽,全是印度早就算计好的地缘战略考量,三个国家没被邀请,各有各的“门道”,但根子都绕不开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的那点小心思。 先说说巴基斯坦,这俩的关系不用多说,常年对着干是老传统了,每次印度搞这种自家主办的大型活动,不邀请巴基斯坦基本就是惯例,这次也没打破这个“传统”。 但有意思的是,印巴俩家之前还一起参加过上合组织的反恐演习,在俄罗斯的演习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该配合的也能配合一下。这两条放一块儿,其实就把印度的心思摆明了:场合不一样,规矩就不一样。 上合组织的演习是多边框架下的反恐合作,大家是冲着共同的目标来的,面子上的事儿得做足。 可这次舰队检阅是在印度自家门口办的,相当于印度的“主场秀”,邀请谁不邀请谁,全看印度的心情和利益,对巴基斯坦这种老对手,自然没必要给这个面子,不发请柬就是最直接的态度。 要是说不请巴基斯坦是老规矩,那没请中国和土耳其,就藏着更多说头了,核心都离不开“印度眼里的地区平衡”。 先看中国,印度官员私下里说得很直白,这些年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这让印度心里很不踏实。 土耳其没被邀请,原因更具体,直接跟“朱砂行动”挂钩。印度官员说,在“朱砂行动”期间,土耳其给巴基斯坦送了不少无人机和相关装备,这事儿让印度一直耿耿于怀。 在印度的逻辑里,南亚地区的力量平衡是自己说了算的,任何外部国家给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方面的支持,都是在拆自己的台,都是影响平衡的“变量”。 土耳其这波操作刚好撞在了印度的枪口上,印度心里早就把土耳其归到了“不跟自己一条心”的名单里,这次办舰队检阅,自然不会把土耳其的名字写上去,划掉名字的时候,大概还在琢磨着“当初你帮巴基斯坦,现在就别想我给你面子”。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和俄罗斯不也跟印度有过不少利益纠葛吗?为啥这俩就能被邀请? 这恰恰体现了印度地缘战略的“精明”。美俄都是全球大国,印度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离不开这俩的支持,邀请它们来参加,既能秀一下自己和大国的交情,又能借助它们的影响力提升活动的档次,说白了就是“借势”。 而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在印度眼里要么是“威胁到自己地区主导地位”的存在,要么是“胳膊肘往外拐帮对手”的角色,要么是“老对手”,自然没必要给好脸色。 说起来,印度这次的操作也不算意外。这些年印度一直在想办法提升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不管是搞多边演习还是办国际活动,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邀请美俄是为了“借大国之势”,不邀中巴土是为了“防对手之患”,一拉一打之间,把地缘战略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只不过,这种刻意划圈子、搞对立的做法,能不能真的让印度实现自己的目标,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等到2026年2月活动举办的时候,维沙卡帕特南的海面上肯定会挤满各国舰艇,美俄的舰艇也会格外引人注目。但大家在看热闹的同时,肯定还会想起那三个没被邀请的国家,想起印度这份名单背后藏着的小心思。 毕竟在国际舞台上,谁都不傻,邀请名单上的“空缺”,往往比“满员”更能说明问题。印度想通过这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地区地位,或许能换来一时的“面子”,但能不能换来长久的“里子”,还得看它能不能真正学会用合作而不是对立的方式处理地区关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