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70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别以为天天锻炼

调查发现:那些善于锻炼的人,到70岁以后,大多会出现这些情况   别以为天天锻炼就能安享晚年,我坐诊这几十年,见过太多“运动达人”70岁后反倒拄了拐——年轻时登山游泳样样行,老了却膝盖肿得像馒头,腰弯得直不起身,这反差咋就这么大?   2023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做过项5年随访研究,跟踪了2000名60岁以上锻炼爱好者,结果挺意外:每周锻炼超150分钟,但总盯着一种运动猛练的人,70岁后关节置换率比“混搭锻炼”的人高37%。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些每天跳2小时广场舞却从不拉伸的阿姨,肌肉拉伤风险是做太极的两倍。   西医说这是“过度使用损伤”,膝盖里的软骨就像橡皮擦,反复摩擦只会越磨越薄,等磨到骨头碰骨头,疼起来真能让人掉眼泪。肌肉也一样,光练不歇,纤维会像老化的橡皮筋,稍用力就断。   咱中医讲“过则为灾”,年轻时气血足,折腾得起;70岁后气血渐衰,再这么“硬练”,就是耗损元气。就像老树枝,天天猛晃,风一吹就折,得慢慢揉、轻轻养,筋脉才顺溜。   不是锻炼错了,是很多人练偏了。有个老伙计每天晨跑5公里,说“出汗才叫锻炼”,结果去年查出来跟腱炎,现在走两步就疼。他不知道,70岁后锻炼的核心不是“量”,是“巧”。   想避开这些麻烦也不难。每天靠墙静蹲3次,每次1分钟,膝盖不超过脚尖,既能练股四头肌护膝盖,又不费劲儿。买菜时提个布袋子,左右手换着拎,不知不觉就练了手臂力量。   晚上睡前用40度左右的水泡脚,加点艾叶煮的水,泡15分钟,既能活血又能松筋。别小看这几分钟,比瞎跑半小时管用。还有个诀窍,每次锻炼后做“八段锦”里的“双手托天理三焦”,伸个懒腰的功夫,经络就通了。   说到底,锻炼就像给老机器上油,得轻描淡写地来,太用力反而适得其反。70岁后拼的不是谁练得狠,是谁练得巧,身子骨舒服,能吃能睡,才是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