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梁栋 据美联社报道,周一,以色列向加沙移交了1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这是执行美国斡旋达成的停火协议的最新进展。同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和曾担任白宫顾问的贾里德·库什纳在耶路撒冷会见了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讨论这项脆弱协议的后续步骤。 此次遗体移交是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周日交还一名以色列人质遗体后进行的。至此,加沙地带仅剩四具人质遗体尚未归还。 2025年1月达成的上一轮停火协议,在人质与巴勒斯坦囚犯交换后破裂,以色列随后对加沙发动空袭。当时,调解方未能促成哈马斯与以色列就撤军及加沙未来治理等关键问题进行谈判。目前,各方面临类似挑战,协议的下一阶段要求建立加沙管理机构和部署“国际安全部队”,但这两项工作的具体进展尚不明确。 加沙卫生部表示,通过红十字会接收的巴勒斯坦人遗体总数已升至315具。依据协议,每归还一名以色列人质,以方即移交1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目前仅有91具遗体身份得到确认,加沙缺乏DNA检测试剂盒使得法医鉴定极为困难,只能将遗体照片公布于网络,以期待家属能够前往辨认。 此前,以色列于周日确认收到了士兵哈达尔·戈尔丁的遗体,标志着该国一段痛苦历史的结束。戈尔丁于2014年加沙冲突中、在停火生效两小时后丧生,其遗体被带走引发了家人长达11年的追索运动。以军此前依据隧道中发现的带血衣物等证据,认定其已阵亡。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了以色列南部,导致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绑架,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从而引发本轮战争。据加沙卫生部上周六数据,已有69176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 内塔尼亚胡办公室未立即透露其与库什纳会谈的具体内容。库什纳作为特朗普政府高级顾问,是华盛顿方面提出的“20点计划”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该计划于去年10月10日生效,第一阶段聚焦于停火、释放人质以及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 目前,第二阶段的细节,包括“国际安全部队”的部署、哈马斯解除武装及战后加沙治理等,仍有待敲定。一位接近谈判的匿名人士透露,库什纳正协助主导谈判,旨在确保约150至200名受困于以军控制“黄区”的哈马斯武装分子在交出武器后获得安全通行。哈马斯方面尚未就此潜在交换事宜发表评论。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