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上海青浦区的刘女士和同事建了个叫“延误小仙女们”的微信群,十来个人都是一起扛加班

上海青浦区的刘女士和同事建了个叫“延误小仙女们”的微信群,十来个人都是一起扛加班的同事,长期被安排超额工作心里憋得慌,就常在群里吐吐槽。有次大家聊到了领导的私生活,刘女士跟着说了句“彩旗飘飘”,还吐槽“网点全部倒闭吧”,没成想群里有人把聊天记录转发了出去,最后传到了领导耳朵里。领导直接在公司大会上把这些聊天记录当众念了出来,没多久公司就以“散布谣言、损害公司声誉”为由,把刘女士开除了。刘女士不服气,先申请劳动仲裁没成,又告到法院,最后法院判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得赔刘女士10万余元。 谁还没在私下跟同事吐槽过加班、抱怨过领导呢?每天被没完没了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找个小圈子说几句心里话,本来就是释放压力的正常操作。刘女士他们建群吐槽,根源还是长期加班的不满没处发泄,那些过激的话,更像是气头上的牢骚,不是真的想损害公司利益。再说了,那个群也就10个人,本来就是相对封闭的小空间,根本算不上什么“公共场合”,要不是有人泄露聊天记录、领导当众宣读扩大了事态,压根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公司这边的操作也太让人费解了。员工有情绪,不想着解决长期加班的根本问题,反而因为几句吐槽就直接开除,这也太严苛了。员工手册是用来规范行为的,不是用来堵员工嘴的,几句附和的牢骚话,远远没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地步,公司完全可以批评教育,没必要一棍子打死。而且现在很多公司都存在隐形加班的问题,工作群里不分上下班的消息轰炸,让打工人连私人时间都没有,长期下来谁能没有怨气?比起追究吐槽的员工,公司更该反思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不是给员工的压力太大了。 当然也得说句公道话,吐槽归吐槽,调侃别人私生活确实不太合适,说话也得有底线,不能造谣诽谤。但这和被直接开除是两码事,不能因为言语有不当就否定员工的全部,更不能随便剥夺别人的工作。法院的判决其实很公道,既指出了刘女士言论的不当,也认定了公司开除的行为过于严苛,这不仅是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所有公司提了个醒:管理要讲分寸,不能滥用开除权。 其实打工人要的很简单,要么给合理的工作强度,要么给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谁也不想没事找事吐槽抱怨。你有没有在私下跟同事吐槽过工作? 来源:新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