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人都不会知道的真相——肝血只要不虚,就压根不会有肝郁! 很多人被肝郁缠上:情绪低落、爱发脾气、胸闷胁痛,吃了不少疏肝药却总反复。其实问题的根源,99% 的人都没抓住 ——肝血才是疏肝的 “地基”,肝血不虚,肝气根本不会郁结。 中医里肝的两大核心功能,藏血是 “本”,疏泄是 “用”: 藏血:肝脏就像身体的 “血库”,负责储存血液、按需供应全身,更重要的是,血是气的 “载体”—— 肝气要顺畅运行,必须靠充足的肝血托着、领着,才能不跑偏、不滞留。 疏泄:肝气负责调畅情绪、促进消化、推动气血循环,就像身体里的 “调度员”,而肝血就是调度员的 “工作平台”。 一旦肝血亏虚,“平台” 没了,肝气就成了 “无主的浮萍”:要么停滞不前形成郁结,要么紊乱乱窜引发不适。这时候身体会发出双重信号,既是肝郁的警报,也是肝血不足的提醒 肝郁典型表现:情绪差、易生气、胸闷叹气、胁肋部隐隐作痛、嗳气不舒; 肝血不足信号: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记性变差、手脚发麻、脱发早白、经期量少色淡。 可惜多数人调理时,只盯着 “疏肝” 猛下药,却忘了补肝血这个根本。中医讲 “审因论治”,肝血亏虚引发的肝郁,就像没了土壤的植物,只靠 “吹风”(疏肝)根本活不长久,停药后肝气没了依托,自然会再次郁结 —— 这就是肝郁反复的核心原因。 真正对症的调理,该是 “补肝血为主,疏肝为辅”:先把肝血补足,让肝气有处依托,再轻轻疏导,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避免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