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是抛出了绝招: 想让日本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中日的历史仇怨,很容易被点燃。以日本的各方实力,对阵中国。也恰如乌克兰对阵俄罗斯。乌克兰依靠北约的输出,与俄罗斯打了三~四年的战争。日本也想依靠美国跟中国对战。 最近这几年,世界格局变化得飞快,但套路其实都没变。美国又打起了“小算盘”,这一次,目标锁定的是日本。看着乌克兰和俄罗斯打得两败俱伤,美国不但没吃亏,还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它似乎想把那一套复制到东亚,把日本推上前台,希望中日来一场“代理人”较量,自己躲在后面当“导演”,看戏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事情的苗头其实早就有了。美国不断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和日本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从《日美安保条约》到最近几年的联合军演。 再到美国高调支持日本“反击能力”的建设,这个节奏怎么看怎么像是“预热”。尤其是日本最近频繁修改防卫政策,军费开支连续上涨。 表面上是“自卫”,但谁都看得出来,是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而美国在背后不断鼓动,哪怕不明说,也是一种默许甚至推动。 再看看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就像是一个随时可能被点燃的火药桶。钓鱼岛的问题一直没解决,日本政客时不时参拜靖国神社,挑动情绪,这些都让中日关系时好时坏。 美国非常清楚这一点,它就像是在边上拿着火柴的人,随时准备点一把火,让局势烧起来。乌克兰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最开始也是美国和北约不断“拉拢”乌克兰,结果把乌克兰推到了和俄罗斯的对立面。战争一打就是几年,国家基础设施被毁、经济倒退、人民流离失所,而美国和北约呢? 除了口头支持和一些武器援助,基本上就没真正上场。但他们的军工企业却大赚特赚,地缘政治上也牵制住了俄罗斯,一箭双雕。 现在,美国似乎想把这套“剧本”复制到东亚,用日本来牵制中国,同样坐收渔利。日本国内其实也很清楚这个局面。有一些声音已经在警惕美国的“代理人思维”。 担心日本被拖入不属于它的战争。但问题是,日本某些政客看起来对“抱美国大腿”这件事很热衷,一方面是想借机“正常化军力”,另一方面是想在亚太地区争夺更多话语权。 而美国正好利用这种心理,把日本一步步往前推。从实际情况来看,中日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并不必然走向冲突。 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提倡区域合作和互利共赢,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平台上,一直在推动东亚国家之间的稳定与繁荣。 日本如果真被美国忽悠着走上对抗路线,不但得不到实质性安全保障,反而可能成为下一个“战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乌克兰的现实摆在眼前。 更何况,现在全球局势不稳定,像巴以冲突、中东局势、欧洲经济疲软、全球通胀压力,这些都说明世界已经经不起再多一个大规模冲突了。 美国一边在中东放火,一边还要在东亚点火,明摆着是要把风险都甩锅给别人,自己坐山观虎斗。可问题是,别国的命运不是美国能随意摆布的,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可能被轻易挑衅。 日本若真成为“第二个乌克兰”,受伤的绝对不会是美国。美国每次出手,从来都是别人流血、它赚钱。东亚一旦乱了,不光是中日,整个亚洲的经济稳定都会受到冲击。 日韩企业、东南亚供应链,甚至整个全球制造业都可能遭殃。这种代价,日本真的准备好了吗?现在已经不是冷战年代,简单的阵营对抗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世界。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开放的,美国试图用冷战思维来对抗中国,其实是打错了算盘。如果日本真要被拉进这个“剧本”,代价只会比乌克兰更大。 因为乌克兰至少还有地理上的缓冲,日本可是在中国的家门口,一旦真出事,美国能不能真帮忙另说,但日本受的冲击,一定是第一波。 美国这波操作,说穿了还是老一套:自己不想动手,就找人来打前锋。但时代变了,东亚不是欧洲,亚洲国家也越来越清醒,知道谁是真正推动和平的力量。 谁是把火药桶放在别人家门口的那位。中日之间有矛盾,但更有合作的基础。只要不被外部势力挑拨,和平共处完全可以实现。 所以,美国想复制乌克兰剧本,恐怕没那么容易。亚洲不是棋盘,日本更不是棋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