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年末波动加剧?三年ETF复盘揭五大规律!

最近行情比较折腾,有外围也有提前年末的因素。

不少朋友对波动加大,有着种种疑问。我们其实也在密切关注风格漂移监管、AI泡沫隐忧,这也同样也是与年末有关的。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年末问题,我们整理了过去三年12月的数据分析。虽然市场一直在变化,过去经验未必有效但值得参考。周末来一起做个复盘,喜欢的朋友双击页面点赞支持!

上图可见过去三年中证全指的走势其实没有一定套路,而最关键的可能还是12月走势,我们接下来重点来看,尤其是研究指数之下的主题分化、风格切换等问题。

顺便说下基金公司内部考核周期,各基金公司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很多年前开始就有11月开始考核的,也有12月中旬的,很多年前就如此,并非新事务。

但结合基金考核新规和抱团行情,总的来说年末机构博弈强度肯定是提升的。这也说明A股从大到小的投资者都想当大聪明,以风格漂移为代表的不合规、机构散户化为代表的问题长期存在。确实不容易!

先看下2022年12月,我们用有代表性的几只主流ETF来切入。

如上图显示,2022年12月,酒ETF几乎是一枝独秀,代表全市场赚钱效应的中证全指大跌,科创、新能源和小微票都表现惨淡。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们对比10月和11-12月两个周期的ETF表现,可以发现几乎涨跌完全翻了个。这是否说明年末要高低切换?

因为22年末有一个重大事件:疫情管控结束了,外资爆买东大核心资产,活跃资金从疫情期间火爆的科技主题,快速抽离涌向港股、消费、地产等传统赛道,押注经济大盘复苏。

没有毫无道理的高低切换,要切换明面上需要强理由。

我们其实也一直强调低位利好要关注。比如消费要反转,现在高位的AI、新能源等主题估计都要大跌,毕竟A股是价值和资金博弈两面性的。只是近期A股消费持续回落,其实是底部反转信号不强的表像,很难指望消费真正启动。

再看下2023年。

2023年是大熊市,12月大家一起跌了,这里白酒垫底。

这里看下K线,之前酒就已经熊了一年了,而年末更崩了,因此并不存在低位主题年末一定会强这一说。当然,大背景是熊市,资金连抱团方向都难找。

当时,只有教育、旅游等小赛道还不错,港股红利、医药、软件大体红盘也不错,然后有资金抱团去炒作商品,其他的产业主题一泻千里,新能源、科创跌幅领先。

2023年的感觉,年末基金公司遭遇大批量赎回,形成了恶性循环。对25年来说,参考意义不大。

相对而言,2024年末参考意义大一些。

同样是在年底之前,特别是三季度有一波大行情,而且24年的行情是真牛行情,绝非25年的可比。只是在年末,如上图,市场快速进入避险模式,银行几乎是一枝独秀碾压众生。

但这里也有大背景。

首先看下9到10月的大行情,科技、券商领头,而被贴上了“避险”的高股息主题集体垫底。所以9.24行情是真正的人气牛,游资散户最喜欢的品种暴力领涨,熊市避险的方向就是垫底,而且持续时间长。

可到了12月,市场降温动作频频,人气回落。避险情绪一上来又再次形成高股息抱团,而彼时基本面持续走弱的新能源、地产、医药等回落最快。在任何时候,景气走弱的主题往往都是最不可靠、行情最难持续的方向。

银行很特殊多说两句,从熊市抱团到现在,业绩基本稳定,大资金运作、机构跟风,年底国资也要考核市值,因此反复抱团胜算比较高,对当下行情有较大参考意义。

以上我们总结回顾了过去三年的年末行情,大体上可以有以下观点:

1、过往三年年末波动都较大、博弈加剧;

2、很少有从三季度牛到四季度的主题,理性追逐前期热点;

3、基本面薄弱的行业,低位也不香;

4、新热点缺失时,资金抱团银行、红利等避险概率较大;

5、基本面拐点,永远最香。

而如果说到2025年,下半年行情特点是机构带动的景气行业抱团,游资散户跟进,资金拥挤度高。近期在外围、财报和年末因素夹杂下,局面比过往还要复杂些,谨慎一点!

以上就是今天的总结,也是边分析边写稿子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