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4.3万亿美债,美债与AI债务双重火药桶逼近引爆点 中国以战略定力持续减持美债,绝非短期市场波动,而是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主动布局。这一动作叠加美国国内失控的债务规模与岌岌可危的AI债务泡沫,正让美国金融系统陷入双重危机,昔日的经济霸权根基遭遇严峻冲击,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已悄然浮现。 中国减持美债的决心贯穿十余年,规模与力度凸显战略清醒。据美国财政部11月19日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9月中国作为第三大美债持有国,继续减持5亿美元美债,当前持仓规模降至7005亿美元;对比2009年1.32万亿美元的持仓峰值,累计减持金额达61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万亿元,减持幅度接近半数。与中国的坚定减持形成鲜明对比,日本虽以1.19万亿美元持仓成为第一大美债持有国、9月仍增持89亿美元,但第二大持有国英国同步跟进减持,9月大幅抛售393亿美元、持仓降至8650亿美元,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分化已然显现。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减持美债的同时持续增持黄金,通过资产结构优化对冲美元资产风险,为金融系统稳定构建坚实屏障。 中国的持续减持,无疑加剧了美国国债的信用承压与流动性隐忧。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债务膨胀速度远超海外央行增持节奏,融资与偿债压力形成恶性循环。仅上周,美国政府便通过9场拍卖、耗时3天售出6935亿美元国债,而一个月后即将有5491亿美元债券到期,新募集资金多数需用于还本付息,当月新增债务规模达1444亿美元,其中包含485亿美元10年期债券与289亿美元30年期长期债券。美债虽有国家信用背书,但其过度膨胀已导致吸引力下滑,中国的战略减持不仅直接影响美债需求端稳定,更可能引发其他持有国跟风抛售,进一步冲击美元霸权体系,倒逼美联储采取激进政策维稳,让本就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比美债危机更棘手的是AI领域的债务泡沫,正成为美国金融系统的“定时炸弹”。近两年全球对AI领域的狂热炒作,催生美国人工智能行业债务爆炸式增长,投资级债券发行量飙升至880亿美元历史高位,Meta与Blue Owl Capital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融资270亿美元投向数据中心,甲骨文亦为新AI数据中心拿下380亿美元项目贷款,当前AI领域借款总额达1260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增幅超500%。更致命的是,海量资金投入未转化为实际收益,三年AI炒作周期内,无一家相关企业能为债权人带来正向回报,且SPV模式的隐蔽性导致债务风险被低估,企业可通过该架构隐匿负债、规避监管。据《金融时报》报道,甲骨文3000亿美元收购OpenAI的交易已出现巨额亏损,当前浮亏达740亿美元,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对AI债务泡沫破裂的恐慌,直接引发美国股市持续下挫。 美债承压与AI债务泡沫叠加,正将美国推向次贷危机级别的双重打击边缘。当前美国金融系统已显现明显流动性危机,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等避险资产对冲风险,而美国政府若想救市干预,需海量现金流支撑,可美债融资压力已让财政捉襟见肘,陷入“救市缺资金、不救恐崩盘”的两难。一旦AI债务泡沫率先引爆,叠加美债信用危机发酵,将形成风险传导链条:AI企业债务违约引发金融机构坏账激增,美债抛售潮加剧美元贬值与利率波动,最终冲击消费、投资与产业体系,对美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减持美债并非刻意做空,而是基于自身金融安全的理性选择,却客观上成为美国债务问题的“催化剂”,倒逼其暴露经济结构性顽疾。美国当前的金融困局,根源在于过度依赖债务扩张、盲目炒作科技概念,而非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当美债与AI债务两大火药桶同时逼近引爆点,美国若不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化解债务风险,终将为自身的激进扩张付出沉重代价,而这场危机的外溢效应,也将深刻影响全球金融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