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一场雄心勃勃的“清洁印度”运动,核心目标是在五年内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一场雄心勃勃的“清洁印度”运动,核心目标是在五年内终结露天排便现象,让厕所走进千家万户。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宣称以惊人的速度修建了上亿个厕所。到2019年,莫迪甚至自豪地宣布,印度农村已基本实现“厕所自由”。 然而,官方宣传的辉煌战绩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独立调查显示,在许多已被宣布“无露天排便”的村庄,人们依然在野外如厕。究其原因,一些宗教和文化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民众受《摩奴法典》等古籍思想影响,认为户外排泄更“亲近自然”,甚至觉得在家建厕所是“不洁”和“不敬”的行为。 更严重的问题是厕所本身的质量和管理。有报告指出,德里新建的公厕中高达74%已无法使用,另有19%被改作堆放农具的仓库,仅有7%勉强维持开放。 许多所谓的厕所建设不过是形式主义,有的只是在地上挖个坑,四周用竹竿和塑料布围挡,既无冲水系统,也无排污设施。更荒诞的是,存在大量“纸面厕所”,它们只出现在政府的验收报表上,实地却空空如也。 这场厕所革命还深陷腐败漩涡。政府为每个厕所补贴1.2万卢比,但真正落到实处的资金可能不到500卢比,大部分补贴在层层官僚环节中被克扣殆尽。这使得建造合格厕所变得困难重重,也打击了民众的积极性。 缺乏安全厕所对印度女性而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据统计,印度约六成的性侵事件发生在女性夜间或凌晨结伴前往野外如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这种危险,许多女性选择尽量减少饮水和进食,导致尿路感染和慢性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厕所问题由此直接关联到女性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恶劣的卫生条件更是儿童健康的无情杀手。由于露天排便导致水源污染,印度每年有约18.5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性疾病,占全球同类死亡病例的近三分之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凸显了厕所问题带来的沉重健康代价。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印度政府仍未放弃努力。2025年,莫迪再次发起了“Swachhata Hi Seva”清洁运动,并宣布了厕所革命的新阶段,计划追加资金用于完善排污系统。 然而,要想真正取得成功,仅仅修建厕所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德里大学一位环境科学教授所指出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观念,这需要持续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硬件投入。 回顾印度这场长达十余年的厕所革命,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困境——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雄心勃勃的计划与薄弱执行能力之间的差距,以及根治社会顽疾的艰难。 对普通印度人来说,一个干净、安全、能安心使用的厕所,依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份平凡而珍贵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