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怀孕!2023年,尼日利亚警方在一座毫不起眼的草屋中发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只见房屋内有一个17岁的男孩,跟十多个大肚子孕妇,面对问询,男孩面不改色的表示:这些女人怀的孩子都是我的...... 在尼日利亚,极端悬殊的贫富分化让这社会处于两面,对于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来说,世界是无限的机遇。 而对于底层民众,活着本身就是一场艰巨的挑战,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许多人被迫从事着违法甚至毫无底线的活动。 在这样的土壤中,一个名为“婴儿工厂”的黑色产业链应运而生,它并非单纯的人口贩卖犯罪,而是一个将人类生命彻底商品化的极端经济系统。 这个系统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营销与风险控制逻辑,将所有参与者的人性碾碎,重塑为系统中一个个功能性的部件。 在这里,女性的身体不再属于自己,而被定义为生产婴儿的“原料”,年轻的女性和少女是这个系统的主要目标。 进入工厂后,这些女孩会依据年龄和体型被分类管理,以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为了最大化“产量”,她们会被注射催情药物,甚至是兽用激素,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受孕效率。 而贫困男性则被简化为计件制的“劳工”,他们的工作任务明确,由他和其他男性系统性地使工厂内的女性怀孕,只要能让妇女怀上孩子,他们就能赚钱,而且这里给的钱是外面的好几倍。 只要能让女的怀上孩子,他们就能一直赚钱,因此在金钱的刺激下,很多人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工作,最初的愧疚感很快被麻木所取代。 为了维持这个生产体系的运转,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生产过程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孕妇们营养严重不足,分娩时也得不到任何专业的医生或医疗设备支持,所有关于人的健康与尊严的成本,都被视为不必要的开销而被忽略。 当一个新生儿诞生,他便立刻被剥离所有人的属性,彻底转化为一件可以定价、可被定制的“商品”。 这件“商品”的价值,首先由性别严格区分,男婴的售价显著高于女婴。 为了赚更多的钱,工厂甚至会他们给孕妇注射激素,目的就是为了尝试改变胎儿的性别,以生产出更具市场价值的男婴。 最初,女孩们会反抗,但任何不服从都会招致残酷的惩罚,在持续的暴力与绝望之下,她们逐渐接受了以生育换取生存的现实。 一些成为母亲的女性,甚至会默默祈祷自己的孩子能被卖到一个富裕的家庭,她们将此视为自己能为孩子做的唯一努力,一种能让孩子摆脱地狱般命运的机会。 生产之后,她们几乎没有恢复的时间,会被立刻带走孩子,并被迫进入下一轮怀孕,陷入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那名17岁的男孩在被捕后对警方声称,那些女孩是“自愿的”,并且辩解道,反正她们本来也要生孩子。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参与者,他们普遍不认为贩卖人口是错误的行为,贫穷,成为了消解一切罪恶感的终极理由。 这个庞大的产业链,自然也离不开权力的庇护,腐败的存在,使得执法行动收效甚微,一个窝点被端掉,更多的窝点会迅速在别处出现。 因此,尼日利亚的“婴儿工厂”远不止是贫穷催生的罪恶,它是一个将人性彻底工具化和商品化的经济生态系统。 它用一套冷酷的商业逻辑,将人类最原始的求生本能扭曲为生产力,将生命本身异化为商品,最终让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成为这个恐怖机器的囚徒。 问题的根源,已不仅仅在于贫穷本身,更在于一个默许尊严和生命可以被明码标价的社会结构。 只要这个结构不被改变,只要绝望的土壤依旧存在,那么打掉再多的“工厂”,也无法阻止新的“生命流水线”被重新建立起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