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俄罗斯媒体突然放出一句硬话:中国要是被逼到动手,可能有人趁火跟上;可要是把挑衅者真打疼,反倒能换来尊重和安静。 说真的,俄罗斯媒体这番话,字字都是俄乌冲突三年零九个月熬出来的实在经验,国际博弈那点藏在台面下的规矩,算是被戳破了。 就说俄乌这事儿,冲突刚一爆发,美国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跳出来,嘴上喊着“支援乌克兰”,实则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 带头撺掇欧洲把俄罗斯海外三千多亿美元的资产冻了,转头就拿这些资产的利息当抵押给乌克兰放贷,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做人情,自己落个“正义使者”的名头,这波操作属实把“趁火打劫”玩出了新高度。 不光美国,那些跟着起哄的国家也没少捞好处。就说美国自己,2022到2024年光对乌军援就砸了几百亿,可转头对欧洲的军售就涨了50%还多,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军火商订单接到手软,数钱数到手抽筋。 能源上也是赚麻了,俄罗斯的天然气断供欧洲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趁虚而入,2024年出口额直接创了新高,欧洲国家捏着鼻子高价买气,只能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反观德国,以前靠着俄罗斯的天然气日子过得美滋滋,冲突一来气源断了,能源价格翻着跟头涨,工厂开不了工,汽车产业这条生命线差点断了。 2025年欧元区GDP预计就涨0.9%,德国还在里头拖后腿,通胀高得离谱,老百姓电费取暖费翻倍,街头抗议的人一拨接一拨,算是把“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演绎得淋漓尽致。 芬兰、瑞典也趁这股劲加入了北约,俄罗斯的安全环境越变越糟,这就是典型的“被逼到动手,就有人趁火跟上”。 但反过来看,但凡把挑衅者打疼了,局面立马就不一样。 反观中国,就拿美国对台军售来说,今年咱已经反制了8次,可不是光喊口号,而是精准打在七寸上。 美国那些军工企业看着牛气哄哄,可生产隐形战机的稀土、锑、镓这些关键材料。 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占了全球三分之二,锑矿占了48%,咱直接禁止跟被制裁的企业交易,这些美国公司要么找不到替代货源,要么就得花高价买,制造成本蹭蹭涨,不少项目只能推迟,这下算是让他们知道疼了。 还有日本,最近在台海问题上蹦跶得挺欢,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想扯集体自卫权的幌子插手。 咱也没惯着,直接在联合国把话说死,要是日方敢武力介入,就是侵略行为,中方会坚决行使自卫权。 这话说出去,日本立马就蔫了,毕竟他们也清楚,现在的中国可不是晚清那时候,真要把咱逼急了,可不是丢点面子那么简单。 还有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事儿,当年希腊深陷债务危机,欧美资本躲得比谁都快,是中国中远海运花3.685亿欧元拿下67%的股权,又砸6亿多升级改造,把一个年吞吐量不足100万标箱的破港口,愣是盘活成地中海第一大港、欧洲第四大港,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 美国眼馋了,想让希腊“重新考虑”中国的角色,咱直接硬怼,说这是恶意诋毁中希正常合作,干涉他国内政,希腊总理也不傻,明着说“不用质疑过去的投资”,美国折腾半天,啥便宜没占到,这就是把挑衅者打疼了,反而换来了尊重和安静。 说到底,国际社会从来都是欺软怕硬,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了,你越是退让,越是有一堆人想从你身上咬块肉下来;但只要你敢亮出拳头,把挑衅者打疼了,让他们知道付出的代价远超预期,反而没人敢随便招惹。 现在的中国,手里有经济牌、有资源牌、有外交牌,不管是反制美国军工企业,还是硬刚日本的无理挑衅,亦或是守住比港这样的战略支点,都能让那些想趁火打劫的主儿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够不够格。 毕竟时代早变了,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谁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真要动真格的,谁疼谁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