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开国中将王近山诞辰110周年,为缅怀将军的丰功伟绩,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祖国》杂志特约王近山将军之女王媛媛撰文,以连载的形式刊发王近山同志革命战争时期的传奇经历,谨以此表达对将军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1978年5月10日)
在战火纷纷的年代,革命情谊跨越职责与血缘,铸就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生传奇。王近山将军与他的司机老朱,便是这样一对在硝烟中结下生死之交的战友。他们一同穿越枪林弹雨,共历生死考验;而在和平的年月里,这份情谊并未因职务之别、时代之变而有丝毫褪色,反而愈发真挚而深沉。
朱师傅不仅是将军战场上的“双腿”,更是他信赖的战友与兄弟;而将军的一句承诺,让一个孩子拥有了两位英雄的父亲——一位是铁血指挥的“司令爸爸”,一位是默默守护的“司机爸爸”。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忠诚、何为担当,也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不仅在战场上无畏,也在平凡岁月中坚守。
本文以细腻深情的笔触,再现那段既波澜壮阔又充满温情的岁月。
我的两个英雄的父亲1949年5月,国民党军队仓皇撤退,我军虽缴获大量军用汽车,却苦于无人会驾驶。时任18旅旅长的肖永银亲自招兵买马,遇到一位技术娴熟的汽车司机,对方从容说道:“我来试试吧。”他精湛的车技让肖旅长喜出望外,当场将他留在身边担任专车司机。
后来,由于军长王近山曾因车祸导致大腿严重骨折,此后乘车时总对司机发脾气,苦于找不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司机。肖旅长为“讨好”首长,便将自己的这位司机当成宝贝一样送到首长面前,还特意嘱咐:“老朱可是个好把式!你要是不喜欢,就还给我哈!”谁曾想,这句玩笑般的话语,竟成就了一段跨越生死的深厚情谊。
老朱因驾驶技术出众,深得王近山军长的信任与喜爱,从此跟随首长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在战火中锤炼出过人的勇气与胆识。1951年,他又跟随首长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并肩经历无数危难时刻,你掩护我,我守护你,结下了超越职务的生死之交。
王近山一到朝鲜,便打破了志愿军司令部“夜间行军”的不成文规定。当时因为美军控制着绝对的制空权,有飞机、大炮和坦克,而我军的装备还很落后,白天作战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多以夜间进攻为主。但王近山认为,“夜里看不清地形,怎么指挥打仗啊?”于是不顾风险,常与司机老朱白天驾驶吉普车行驶在公路上。美军见状立即调集飞机大炮展开攻击,情势一度十分危急。
老朱明白自己担负的责任,深知首长的生命安全都系在他手中的方向盘上,但当时他也顾不上多想,一心要保护好首长。他常感慨:“首长都不怕死,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朝鲜寒冬,他为了准确判断敌机距离与炮弹落点,毅然卸下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也不戴棉帽,练就了精准的“听声”本领。每当敌机俯冲轰炸,他便将车停靠路边,让首长隐蔽,自己则驾车在公路上疾驰,甚至挂上松枝扬起尘土,吸引敌机追击,直至飞机远去才返回接应首长。
一次夜间行军,司令员与另一位首长的车辆同行,突遇敌机飞来,司机赶紧把车停靠在山脚下,所有人迅速躲到山上隐蔽起来。老朱回头发现那位首长的车竟未关车灯,在黑暗中格外醒目。他毫不犹豫冲下山,打开大灯驾车疾驰引开敌机。脱险后,首长抱住他,眼含热泪上下打量,生怕他受伤。老朱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其实每一次引开敌机的行动,都伴随着生死一线的危险。
老朱曾感慨:“胆小怕事,不一定就不出事。”他提到那位因紧张忘关车灯的司机,后来不幸被炸断四肢,令人痛心。
每次老朱单独执行任务前,首长总要叮嘱:“要安全地出去!安全地回来!”后来,首长甚至在他遭遇敌机轰炸时,不顾危险端起卡宾枪冲向公路,朝天空扫射,只为掩护他脱离险境……
五次战役后,部队撤退至汉江边。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躺在担架上含泪对王近山说:“首长,你让我上去看一眼美国大鼻子是啥模样……我连美国兵都没见到,就被打断了腿,我死不瞑目啊!”王近山送走伤员后,一屁股坐在江边,执意要替那位战士“看一眼美国兵”。警卫员和司机几经劝说也无济于事。眼看美军坦克与飞机逼近,再不撤退恐将被俘,警卫员只得强行将司令员塞进吉普车。
老朱毫不犹豫驾车驶入汉江。江水已淹至车厢一半,江底鹅卵石使车辆颠簸不止,险象环生。所有人都明白,一旦熄火,后果不堪设想。在严苛的战场纪律下,警卫员甚至做好了在危急时刻与首长同生共死的准备。幸而有老朱这样胆大心细的司机,沉稳驾车渡过江水,最终全员安全抵达对岸。
事后谈及这段经历,老朱司机说:“当时不知道害怕,事后腿肚子直发抖啊!”
一次次生死与共,让司令员与司机之间早已超越了上下级关系,建立起真挚而深厚的情谊。司令员曾动情地对老朱说:“老朱啊,你就是我的腿!我不能没有你!我们两个人,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就是追悼会也要一起开!你在朝鲜虽然没有立功奖章,但你是个无名英雄!我的奖章有你一半!”
上甘岭战役前的一个傍晚,司令员与司机老朱在指挥所后的丛林中散步。他对老朱说:“你功劳大,回国后我一定要奖赏你。你说,想要什么?”老朱婉拒道:“首长有什么我也有什么,您已经很照顾我了,我什么都不需要。”王近山坚持要他提出一个愿望。言谈间,老朱无意中说起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孩子。司令员沉默片刻,郑重承诺:“回国后,我给你找最好的医生。如果还是没有孩子,我回国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送给你。”
正是这句承诺,让我拥有了两位英雄的父亲:一位是司令爸爸,一位是司机爸爸。
听大哥说,他小时候曾问司令爸爸:“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老朱叔叔?他真的那么优秀吗?”司令爸爸回答:“你们的老朱叔叔在抗战期间,就每天开车在滇缅公路上运送武器弹药,他也是个大英雄!”

司机爸爸戎装照
进入和平年代,司令爸爸对政治、人际等事务并不擅长,他不擅斗争,更厌恶整人。后来因婚姻问题处理不当,受到严厉处分,原本幸福的大家庭骤然离散。
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从此便与司机爸爸妈妈共同生活。他们待我胜过亲生父母,倾注全部的心血与感情,让我拥有了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
司机爸爸说,他自幼是孤儿,九岁做童工,十一岁学照相,受尽苦难。十六岁学开车,走南闯北,自学文化,自谋生路。司令爸爸常夸他“没有什么不会的”,这份聪明实则是他勤学苦练、无师自通的结果。我上小学时,都是他辅导功课,他写得一手好字,还会摄影、冲洗与修相片。司令爸爸不爱拍照,唯独司机爸爸用战场上缴获的蔡斯相机为他拍摄时,他才欣然接受。
从小到大,司机爸爸对我严格要求,教导我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也是他对首长的承诺——要将我培养成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直到我15岁那年,司令爸爸重返部队,他将所有孩子都带到南京,让我们像他一样穿上军装。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司令爸爸的身边。在两位父亲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虽然年轻时不懂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最终我深深理解了他们的爱与期望。
两位父亲终于有了一次重逢的机会。司机爸爸因工厂出差来到南京,他先在招待所住下,随后前往司令爸爸家中。司令爸爸下班回来,见到昔日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欣喜不已。当年分别时,两人都身处人生低谷——司令爸爸被下放河南农场,司机爸爸也被诬为“特务”关押审查一年多。如今十多年过去,两人都已年近六十岁了,司令爸爸还因胃癌动过手术。但他对司机爸爸仍然关切备至,听说他住在招待所,就发起火来:“谁让你住招待所的?难道我这里不是你的家吗?”然后不由分说,立即派驾驶员将老朱的行李拿到家中,安排好房间,还特意在床头柜上放上司机爸爸爱抽的中华香烟。
那一夜,两位老兄弟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一起回忆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那种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谊,多少年的哀伤、惋惜、难舍难分的情愫充斥在两人心头。
临别前,正逢司令爸爸要去军区开会。走到院门口,他上了车,对驾驶员说:“你下去!”又对司机爸爸说:“你来开车,送我去司令部!”司机爸爸深知首长的脾气,赶紧跟驾驶员交待一下就上了车。就在这时,他听到了那句久违的命令:
“老朱,我命令你,给我安全地开出去!安全地开回来!”
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生死与共的年代……

王近山之女王媛媛

王媛媛所著的《司令爸爸·司机爸爸》书籍封面
几十年过去,两位亲爱的爸爸都已经离开了我,我却遗憾没能报答他们的恩情。每当回忆这些荡气回肠的往事,我常忍不住潸然泪下。深深的怀念之情让我开始思考、追忆、执笔,写下了《司令爸爸·司机爸爸》这部纪实作品,记录他们在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也记录我们之间跨越血缘的亲情。谨以此书,表达我对他们无尽的爱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