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系车
2025东京移动出行展新能源大牛说丰田在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日本移动出行
2025东京移动出行展新能源大牛说丰田在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日本移动出行展)上将发布多款概念车,其中在10月13日举办的丰田旗下品牌联合发布会上,大发(DAIHATSU)将带来复古型的平台概念车。这台车使用了创新的1+2式内三座布局,很像当年的迈凯轮F1车内座椅布局形式。有意思的是,它使用四轮四角设计,让操控及驾驶安全性能更优化,同时把车辆后部功能定义为PlatformCar概念,能够从图上看到它覆盖了货运,竞速,经营,封闭式箱体,开放式pickup货斗都多种生态模式,有点意思。大发其实别看是小车小平台,但是一直不缺乏新鲜的更加符合生活的创意
2025年买电车口决:要面子——买仰望U8要舒适——买仰望U7要科技感—
2025年买电车口决:要面子——买仰望U8要舒适——买仰望U7要科技感——买问界。安全又省心——买丰田一汽丰田bZ5以28年电动化技术积淀为基石,通过全维安全防护体系诠释了大厂担当的核心价值。其五重电池防护技术从结构设计到功能冗余均体现丰田对安全的极致追求:电池包采用无电化外壳设计,配合柱状吸能结构和热冲压成型横梁,碰撞时能量吸收效率提升30%;冷却系统下置集成式设计搭配绝缘冷却液,从源头杜绝热失控风险。四大控制冗余系统(制动/驻车/转向/电机)采用双电路板+双芯片设计,确保单一故障时仍能维持基础功能。被动安全方面,62%高强度钢车身和9气囊系统(含前排中央侧气囊)通过115项严苛碰撞测试验证,A柱变形量仅3mm的硬核表现。这种将安全渗透至每个细节的研发哲学,正是丰田全球3000万电动化用户零电池事故的底层逻辑。
日产公布了全新SUV——TEKTON,设计灵感源自旗舰车型“途乐”,这个全新设计
日产公布了全新SUV——TEKTON,设计灵感源自旗舰车型“途乐”,这个全新设计语言看起来非常霸气,看着就是硬派越野的范,引进中国应该可以收获一波越野爱好者。新车将在日产与雷诺合资的印度工厂生产,预计2026年面向全球市场发售。日产发布全新SUVTekton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如意大利,大学不如英国,境不如瑞士......”这些话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为何,在一些人眼中,我们好像什么都很落后,一直在追赶那些发达国家。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中国在一些高端领域确实存在差距,举例来说,高端芯片、顶级机床、世界级豪车或航空巨头,这些领域有些还是外国老牌企业占据着技术高峰。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中国的现代工业起步晚,曾经几十年都在从零开始建设自己的产业体系。就像一个学生,起步晚、基础薄,想要在单科比赛中赶上多年积累的对手,确实需要时间。但如果只看单科成绩,就完全忽略了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努力,这样的判断显然片面。回顾历史,中国的发展起步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进口,老百姓用“洋火、洋铁、洋烟”这些词语时,反映的是当时国家工业基础的薄弱。那个时候,芯片、高精度机床、先进汽车,几乎都在外国手里。与此相比,中国的快速崛起显得尤为惊人:几十年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硬生生成长为世界规模最大、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大国。这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巨大提升。而今天,情况早就不是简单的追赶那么简单。以芯片为例,虽然高端芯片还不能完全与美国对标,但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制造的芯片已经广泛应用。数据显示,国内中低端芯片自给率已经超过60%,日常电子设备里,大部分芯片都可以国产化。同时,华为、紫光、长江存储等企业在高端芯片领域持续攻关,国产高端芯片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这说明中国不仅在追赶,更在创新和自主研发。再看看机床和制造业。有人说机床不如日本,其实这是对精密机床的偏见。中国的重型机床和超大型加工设备,早就可以制造巨型轮船螺旋桨、发电站汽轮机叶片,能力已经达到全球顶尖水平。山东的一些机床厂,在被“卡脖子”后联合高校自主研发,精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德国进口设备。这说明,中国在工业制造的底层技术和实用应用上,已经有了很强的竞争力。汽车领域同样值得一提,过去,德系车、日系车在道路上占据主导,但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最大,技术涵盖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制造及智能驾驶等全产业链。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德国街头都能看到中国品牌的门店。这说明,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让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电视和电子产品领域也是如此,韩国的OLED屏幕曾是行业标杆,但中国的MiniLED屏幕已经实现弯道超车,画质更清晰、功耗更低,许多国际大牌都采购中国面板。海信、TCL等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上,不仅性价比高,创新功能也领先,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认可国产高端电视。航空工业方面,中国的大飞机C919已经商业运营,从设计到生产再到交付订单,体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进步。虽然与波音、空客相比仍有差距,但从零开始打造国产大飞机,能够飞上天并投入运营,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突破。未来,随着产能和技术的提升,中国民用大飞机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教育和科研也在快速追赶,清华、北大等高校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材料等领域科研成果频频登上国际顶级期刊,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的改善,使中国学生和科研人员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也表明中国教育水平在快速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过去污染严重的城市和乡村,如今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河流变得清澈,荒漠变绿洲,候鸟再次栖息。这说明,中国不仅追求工业发展,也在努力构建生态文明,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宜居。至于奢侈品和文化产业,意大利、法国确实有悠久历史,但中国的传统工艺正在焕发新生。苏绣、云锦等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成为国际时尚周的亮点。故宫文创产品的销量突破几十亿,显示中国在文化产业上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把中国的某些短板拿来和他国顶尖优势比较,就容易形成“处处落后”的错觉。这种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到第一。美国的高铁不如中国,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如中国,德国5G技术不如中国,韩国重型机械不如中国……每个国家都有长板和短板,而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不仅有显著的优势领域,还在不断补齐短板。与其盯着那些差距和单项指标,不如关注中国在全面发展上的成就和潜力。事实证明,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发展速度,完全有理由让世界刮目相看。
都说听人劝,得一半,25年买车不后悔要性能――买丰田要耐造――买丰田要性价
都说听人劝,得一半,25年买车不后悔要性能――买丰田要耐造――买丰田要性价――买丰田要安全一一买丰田在电动化浪潮中,一汽丰田bZ5以“安全的智能化”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电池、行车、乘员的立体化安全体系,成为15万级市场中唯一通过欧盟E-NCAP与中保研双五星认证的纯电SUV。电池安全:五重防护铸就“不燃金钟罩”bZ5搭载比亚迪弗迪刀片电池,采用“防弹衣”式车身设计,12根高强度横梁环绕电池包,可承受15米高空坠落冲击。其独特的下置集成式冷却器与新型绝缘冷却液组合,即使电芯被刺穿也能抑制短路,在40℃高温下连续快充3次,电池温差始终控制在3℃以内。三重过充监测系统通过1024个监测点实现0.01秒级断电响应,远超国标要求。制动系统采用双电路板+双电机设计,主系统失效时仍能提供70%制动力。Momenta5.0自动驾驶系统配备33颗传感器(含1颗激光雷达),无图城区NOA变道成功率高达99%,高速匝道通过率98%。生物监测系统通过UWB雷达穿透座椅监测生命体征,8秒内启动报警,避免儿童或宠物遗留风险。车身采用78%高强度钢,侧向承压强度达15千牛/cm²,相当于指甲盖面积承受1.5吨重量。独特的“三段式折叠前侧梁”通过三阶溃缩机制,将碰撞冲击力削减近30%。全系标配9气囊与ToyotaSafetySense智行安全系统,为乘员提供“零伤亡”级防护。从电池到车身,从主动预警到智能避险,bZ5以“安全冗余”设计重新定义纯电出行标准,让每一次出行都安心无忧。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大家都期待固态电池早点落地,但现在,可能真是丰田汽车拔得了头筹。目前丰田固态电池已拿到了日本的生产许可,将会在2026年量产。该固态电池续航1200km,可一口气从北京开到广州。10分钟就能将电量从零到80%,上个厕所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了,而且寿命高达15年,能量密度为500wh/kg。最后官方还补充了一句,这电池不自燃,不爆炸,撞了也不会起火。因为目前还缺乏相关数据,所以咱就以现在能找到的信息分析一下,丰田的固态电池出现后,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打击吗?丰田说是1200km的续航里程,但要知道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全部都是在最优状况下做出来的。比如日本是JC08工况,也绝不可能是实际的续航里程,也是有所夸大的。再比如固态电池能10分钟快充的问题,固态电池确实能扛大电流,可前提要求是充电桩要跟得上,像固态电池这样的功率至少要480kW功率的桩,但这样的桩目前国内还太少了些。如果不使用超充桩充电的话,在普通桩充电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充电时间照样要40分钟以上。至于说15年不衰减之类的,这可不一定了是。这毕竟是实验室数据,所以15年会不会不衰减,最后还要看车主们的实际体验。我可以把话撂在这里,就算丰田真的第一个出来了固态电池,一般人也根本买不起。首选的搭载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旗舰版,这是卖给有钱人的,普通人就别想了。所以我们可畅想一下,第一台丰田固态电池使用的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lf-zl旗舰轿车,售价在80万~100万之间,如果卖到国内的话,大概率只会过来几百台。普通人就别想着便宜的价格能买到固态电池了,真正下沉到大众买得起的区间,大概率还要等三年以后。如果你想固态电池有了就马上换车,那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起码在2028年之前技术不可能下放,30万以下不可能买得上配固态电池的车子。至于有钱人就不用管这么多了,技术永远在迭代,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呗。对有钱人来说,还需要这点折扣吗?
兵败如山倒,这些年的销量或证明了,中国已不再需要小型油车
兵败如山倒,这些年的销量或证明了,中国已不再需要小型油车相信各位都发现了,街上的小型燃油车已经越来越少。20年前还是飞度和Polo的天下,但20年过后,这两款车一款月销2位数,另一款月销三位数。这还是曾经的神车。而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100%的合资燃油小型车,居然连轿车销量排行榜30名都挤不进去。我们来比较几个残酷数据就知道了,本田飞度曾经月销1.5万辆,但今年8月份的数字是23辆。大众Polo,也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那时候有多少人以开一辆大众Polo为荣,而上个月全国勉强破百。至于丰田致炫,丰田威驰这样的,要不就是停产退市,要么就销量惨淡,没有任何挣扎的机会。而新能源汽车呢,比亚迪海豚每月都稳定在2万辆以上的销量,五菱缤果,埃安y之类的也都持续破万,小型油车现在的销量和电动小车之间根本没法比。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一个是政策上的路权劣势太明显。第二个是用车成本差距太大。再就是大家伙的消费观念也确实转变了。这直接造成了电动小车的崛起,而吃掉的偏偏是燃油小车的市场。我们做个对比就知道了,比亚迪海豚轴距为2.7m,空间比绝大多数a级燃油车还要大,配置还特别高。但是本田飞度呢,除了给各位配上个收音机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2024年款的好像连收音机都没有吧。所以燃油小车就只能落幕,除非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突然出现。而反转又来了,特殊原因居然真来了,这就是这次的国庆长假。这次国庆长假,所有开纯电动汽车的都饱受了充电之苦,最惨的一些人居然需要排队一个晚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开纯电动车出行的,大概率就是些普通工薪阶层,家里只能买得起一辆车,这时候,他们就感受到纯电动车的坏处了。这对传统小型燃油车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或许他们可借助这个事件来大肆渲染,说不定还有咸鱼翻身的那天。但我更担忧的是,这些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纯电动车主们若真痛定思痛,下一个也不会选择小型燃油车。毕竟同样价格体系之下。我们还有更多的国产混动车可供选择。哎,这可怎么办呢?想想就替这些燃油车车企们愁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