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特斯拉
韩国部分特斯拉被曝最大充电量仅50%:一场被忽视的服务危机正在发酵
最近,韩国的特斯拉车主有点坐不住了。不是因为车不好开,也不是因为续航太短,而是他们的车突然“被阉割”了,明明电池容量没变,却只能充到50%。这意味着原本能跑450公里的车,现在只能跑225公里左右。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
1-9月美国市场各品牌销量和我们像两个世界
1-9月美国市场各品牌销量和我们像两个世界
韩国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故障频现,最大充电量被限制在50%左右,或将被强制召回
近期,不断有韩国特斯拉车主反映部分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汽车最大充电量被限制在50%左右,严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而特斯拉的消极应对,引发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据悉,特斯拉在韩国的汽车注册量从2020年的1.5万辆...
10月18日,特斯拉宣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FSD订阅服务,价格分别是每月1
10月18日,特斯拉宣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FSD订阅服务,价格分别是每月149澳元和159新西兰元。换算一下,都略低于美国的99美元,澳大利亚是97美元、新西兰是91美元。照此看来,将来肯定也会在国内推出FSD订阅,价格会介于90-99美元之间,预计人民币698元。能接受吗?
美国汽车专家急了!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电动车占全球70%产量,并警告:若不能及时唤
美国汽车专家急了!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电动车占全球70%产量,并警告:若不能及时唤醒本土汽车产业,底特律将面临传统工业区衰败的命运。最让人惊讶的是,这场变革发生得如此自然,当国际车企还在为内燃机举行告别派对时,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一场全链条的布局,这不像是一夜之间的奇迹,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马拉松”。在浙江的锂电池工厂,每2.5秒就有一块电池诞生,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效率让全球惊叹,深圳的比亚迪,把从芯片到电机的所有环节都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全方位的优势,让“中国制造”完成了从“便宜”到“靠谱”再到“领先”的三级跳。中国电动车能跑在前列,靠的是三个扎实的支撑。第一,是完整的产业链,全球超过六成的电池材料都要经过中国企业的加工处理,从锂矿提炼到电池组装,我们掌握了最核心的环节。第二,是快速迭代的能力,全国上下有超过2000家企业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你追我赶,造就了全球最活跃的汽车创新生态,在这里,一个新功能从研发到上车可能只需要几周,这个速度让传统车企望尘莫及。第三,是政策与市场的完美配合,遍布全国的充电网络、持续多年的购置补贴、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共同培育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今年销量预计突破900万辆。面对中国的电动车浪潮,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欧洲从豪华车的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在电池和智能系统上已经落后,于是,德国车企纷纷把研发中心搬到上海,他们要近距离学习这里的创新节奏。美国在自信与现实中寻找平衡,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而本土车企则要面对产业链重建的难题。日本凭借混动技术曾经领先,现在也在纯电赛道上加速追赶。这场变革最值得深思的是,它展示了一条不一样的升级路径,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而是通过系统创新实现超越,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在开放竞争中练就真本事。接下来,随着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新技术的成熟,竞争将进入更深的水域,中国电动车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制造大国”变身“创新强国”,如何在全球市场赢得持久信任。说实话,看到中国电动车占到全球70%这个数字,我在兴奋之余也在思考,这个数字真正意味着什么?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奇迹,而是中国制造业几十年厚积薄发的结果,还记得当年“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吗?如今我们能用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走向世界,这告诉我们,产业升级就像种树,需要耐心培育,不能急功近利。电动车的成功是“团队作战”的胜利,单靠一两个明星企业撑不起整个产业,需要的是完整的产业链、活跃的创新环境和足够的市场空间,这种生态优势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再者,开放的心态特别重要,中国电动车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合作,特斯拉来了,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提升,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布局研发和生产,在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保持开放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展望未来,挑战依然不少,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品牌?如何应对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如何在下一代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回答。70%是个漂亮的成绩单,更是一个新的起跑线,它提醒我们,今天的领先不代表明天的胜利,只有保持清醒、持续创新、拥抱世界,才能在这场长途赛中跑得更远,说到底,造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