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鸿蒙智行“界”字辈没什么新消息,乾崑智能“境”字辈高调宣布,启境完成设计定型,华为第二条造车链浮出水面

启境汽车CEO刘嘉铭一条微博把“境”字辈推向聚光灯:首款车型完成设计定型,华为米兰美学研究所近百人参与,8个月“严格打磨”定稿;次日,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转发配文,“很型,绝对值得期待”。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美学发布,而是华为第二条造车链(HI Plus)的首次产品亮剑。当问界M9还在50万+市场躺赢,启境却把“高品质智电车”锚定35万区间,用“年轻+设计+乾崑”三板斧,试图复制问界的爆款路径。

启境首款车型完成设计定型,耗时8个月,华为米兰美学研究所近百人参与,这是华为美学体系首次完整落地HI Plus项目。与问界M9的“中庸豪华”不同,启境定位“年轻+高品质”,造型更锋利、线条更简洁、色彩更大胆。刘嘉铭微博透露,“年轻员工和徐直军都喜欢”,暗示设计通过华为最高层审美;冯永亚转发配文“很型”,则表明广汽对年轻市场的野心。
8个月定型速度,比传统车企12-18个月缩短近一半,背后是华为IPD流程+广汽制造工艺的深度耦合:草图→油泥→数字模型→3D打印→工程验证,每一步都有华为美学工程师驻场,确保“设计-工程-制造”零偏差。当同行还在渲染图阶段,启境已走完“美学-工程”闭环,这是HI Plus模式的速度优势,也是华为第二条造车链的首次美学亮剑。

启境品牌定位35万区间,锚定“年轻高品质”,避开问界M9的50万+锋芒,也避开银河M9的17万低价血战。35万是“改善型家庭”预算上限,也是“年轻首购”预算上限:一辆车既要满足2+2+2家庭出行,又要满足年轻人对设计、智能、社交的需求。
启境用“设计+乾崑+年轻”三板斧,把35万切成“设计占1万、乾崑占2万、年轻占2万”的价值锚,比问界M9的“豪华+增程+六座”更年轻,比银河M9的“便宜+增程+六座”更精致。品牌锚定的背后,是华为对消费者预算的精准切割:35万是“改善与豪华”分水岭,也是“年轻与成熟”分水岭,启境用“年轻+设计”占据分水岭上游,避开问界锋芒,也避开低价血战。

35万“年轻六座”看似蓝海,实则红海边缘:问界M7主销34万,理想L8主销35万,腾势N8L预售33万,银河M9顶配34万——35万区间已聚集多款六座SUV。启境的差异化在于:设计更年轻、乾崑更满血、品牌更纯粹。设计更年轻:华为米兰美学首次落地,造型更锋利;乾崑更满血:ADS Ultra四激光雷达+34颗传感器,比问界M7硬件更满;品牌更纯粹:没有“界”字包袱,没有“豪华溢价”,只有“年轻+高品质”。市场空位的背后,是华为对消费心理的精准切割:35万是“改善型”上限,也是“年轻型”上限,启境用“设计+乾崑”占据上限上游,避开红海中心,也避开低价血战。

启境首款车型将搭载ADS Ultra四激光雷达+34颗传感器,比问界M7的“激光视觉Limera”更满血。ADS Ultra平均接管里程200km,比M7的160km提升25%;雨雾、逆光、隧道识别率提升3倍;支持高速L3专属方案,比M7的L2+高半级。技术下放的背后,是华为对HI Plus模式的硬件倾斜:ADS Ultra优先供给HI Plus项目,再问界升级,形成“技术时差”。当问界M7还在L2+,启境已摸到L3门槛,用“技术时差”抢占35万市场制高点。

启境节奏比问界更快:10月完成设计定型,11月开启试驾,12月上市,比问界M7的“12个月周期”缩短3个月。节奏更快的背后,是HI Plus模式的流程优势:华为IPD+广汽制造工艺深度耦合,设计-工程-制造零偏差;华为派驻团队驻场,0延迟协同;广汽灯塔工厂+华为供应链,0库存交付。当同行还在PPT阶段,启境已走完“设计-工程-制造”闭环,用“速度差”抢占35万市场先机。

设计定型只是起点,交付才是终点。启境面临的挑战:35万市场已聚集多款六座SUV,价格血战已开打;ADS Ultra硬件更满,但成本更高,如何做到“年轻+便宜”?HI Plus模式首次落地,如何平衡华为主导与广汽主导?交付才是检验HI Plus模式的唯一标准。当设计定型成为新闻,市场需要冷静:让子弹飞一会儿,等12月上市,再看35万“年轻六座”是否真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