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主被动安全,电池安全是我们聊智能电动汽车的高频词汇,功能记得滚瓜烂熟背后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最近在大众汽车ID. GO安全实验室认认真真上了一课,还真有些收获。
——IQ. Drive智驾管家是ID.家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ID.7 VIZZION上可实现拨杆变道,这一功能背后的核心硬件为两颗侧向的超声波雷达,其实相当简单;
——IQ.Light除了LED矩阵大灯外,车内的彩色灯带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流动等互动方式给到驾驶者直观的驾驶提示;
——被动安全方面,座椅下方的横梁和车身下侧门槛内的特殊铝制型材,能够为高压电池系统和电池包提供额外的保护;
——安全带的管状燃爆装置,在碰撞发生时,除了安全带束紧装置外,触发管状燃爆装置后可从两个方向束紧前排乘员的肩部和腹部;
——电池包采用精密的防腐蚀设计,密封圈、液体密封胶和蜡为电池包提供三重防护,达到IPX8和IP6K9K级别的防尘和防水标准;
——经5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7%。
ID.3能够“以价换量”,至少证明了消费者对于ID.系列本身的产品还是有认可度的,只是电动化时代,各家刺刀见红的定价,眼花缭乱的功能让谁都不再能够轻易获得溢价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