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空处、实处、虚处——再聊书法创作疏密之留白
昨晚,应十八中学之邀,我与众书友、师兄弟欢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墨韵。席间和书友聊起前天三语书法创作疏密之留白话题。然,笔画之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白 , 在书法美的创作与欣赏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 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故,我认为,书法之美,在于笔墨间的流转与留白。清冯武《书法正传》所言:“其曰空者,即黑白分明也;一字有一字之空处,一行有一行之空处,一幅有一幅之空处也。”这里的“空”,即是空白,也是“黑”的衬托。空白处并非无物,而是充满了未言明的意蕴与想象。
至此,清·汪沄在《书法管见》中进一步指出:“凡点画起伏,毫厘宜清,其空白处胜于点画,方爽朗有神。”这告诉我们,点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其间的空白。空白处理得当,会使整个作品显得爽朗有神。而蒋和的《学画杂论》则用“尝论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但觉有昧,可以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行间空白的妙境。他进一步阐述:“大抵实处之妙,皆从虚处而生。”这里,虚处与实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共同构建了书法的和谐之美。
其实,书道与大道异曲同工,老子曾言:“知其白,守其黑。”这与书法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懂得空白的美学,才能更好地把握笔墨的浓淡、粗细。
故,每一笔的挥洒,每一行的排列,都离不开疏密与留白的考量。书法创作中,对虚实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理解空白的美学,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实处的韵味。
由此及彼,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展现,更是心灵的触摸。所以说,在笔墨的流转中,要用心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空白与诗意。
范云峰癸卯十一月十八郑州早安!
luoguo30
字不字的先不说,对联的基本平仄都不讲究了,就太业余了。
有趣就可
一个人都没有!还是真没有?不管作者书法好不好,写书法境界肯定不错,别人还在埋头苦练,他已跳出三界外,每一个心得的感悟,就是在成长提高,每上一个高度,视野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