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枯墨、干墨、润墨——五十五聊写意画之我见
墨色是中国绘画中,尤其是写意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之前三语聊到的墨彩、墨阶、墨质三个特征外,还有第四个特征——墨性。墨性,是说通过不同的墨色处理方式,产生色性的变化,从而在画面中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和表情。墨色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墨性:枯、干、润、湿、漓。首先,枯墨是一种干燥、粗糙的墨色,通常使用宿墨来表现老年人皮肤和粗糙的衣物等。这种墨色我常在写意画面中呈现出干枯、苍老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印记和生命的沧桑。其次,是干墨,其可以分为浓干和淡干两种,是一种将笔中水分尽量吸干的墨色。使用干墨的画笔,在画面中会呈现出飞白的效果,非常适合表现人物的须发、山石、树干等。这种墨色在画面中呈现出力度和骨感,给人以坚韧、刚毅的感受。而第三种墨性是润墨,这种墨色干湿相宜,用笔时略有水晕之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墨色。润墨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层次感,适合在画面中塑造出各种细腻的形态。然,接下来是湿墨,这是一种笔中饱含水分的墨色,行笔时水分在纸上自然渗化,墨痕之处有明显的墨晕。湿墨在画面中可以表现出光洁的物体,如石头、木板等,给人以湿润、生机勃勃的感觉。至此,而漓墨,则是一种水气淋漓的墨色,适合大面积渲染,表现烟雾、水气等效果。漓墨在画面中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深邃和层次感。因此,在写意画面表现中,不同的墨性可以产生不同的色性变化,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形象和表情。例如,干燥的枯墨可以表现出苍老的皮肤;润泽的湿墨可以表现出柔嫩的肌肤;漓墨则可以营造出清新的氛围,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深邃和层次感。但是,我常讲在运用墨性时,需要注意不同墨性的适用场景和表现效果。比如说枯墨适宜表现老年人皮肤和粗糙的衣物;干墨则更适合表现力度和骨感;润墨可以塑造出各种细腻的形态;湿墨则能表现出湿润、生机勃勃的物体;漓墨则适合营造出神秘、幽深的氛围。当然,墨的干湿、枯润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坏画面效果。如果使用过多的水分,会使画面显得过于湿润,缺乏骨气;而如果使用过多的干墨,则会使画面显得干燥无味,缺乏气韵。因此,在使用墨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控制。由此可见,墨性是写意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墨性处理方式,可以产生丰富的色性变化,从而在画面中塑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和表情。在运用墨性时,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不同墨性的特点,以及墨性的适用场景和表现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墨色的作用,让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范云峰癸卯十一月二十三郑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