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准则、法则、原则——聊书法通大道之感
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书法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是古代智者们表达内心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云:“书法通大道。”这不仅揭示了书法的价值与地位,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崇高敬意。
至此,我认为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哲学、是人生、是自然。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无尽的韵味。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从苏轼的《寒食帖》到米芾的《蜀素帖》,这些传世之作不仅仅是墨迹,更是他们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灵魂之声。
故,书法中既有儒家治世之道的准则,也有道家的自然法则。唐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提到:“启其玄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这里的“大道”,不仅仅是老子的“道法自然”,更应是“入世”的儒家学者重视的人文情怀,也是最高的价值和原则,是蕴涵价值规范的伦理精神。由此及彼,书家应在“明道”中进行艺术创作,使书法成为表现生命存在的符合。
然而,明道,需要将自己浸润在传统文化中,通过阅读和理性思索,通过反思和践履,向内探求,从而去把握道。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孤独漫长的过程。故,在这个过程中,书家与自然、与世界、与自我实现和谐统一,一步步通向那至高无上的“大道”。
然,书法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生命与灵魂的世界。每一个笔画都有生命,每一个字形都有灵魂。它们在纸上舞动,如同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法则。所以,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够真正领略到书法的魅力,体会到由技进道的真谛。
在这个繁忙纷扰的世界里,不妨静下心来,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在笔墨纸砚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使书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提笔书写时,不仅是在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更是在与古人的智慧对话。由此,通过书法的线条与结构,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范云峰癸卯腊月十三苏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