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火气、俗气、士气——六十三聊写意画之我见
前天三语聊到了写意画的第六种诗意境界美,昨天,在与朋友举杯推盏之际,又聊到写意画的文化精神美,也是写意画的第七种美。然,画画,有人说要“脱火气”,“火”与“欲”相连。这“火气”从何而来?它与欲望相连。若欲望不止,欲火不除,心难清净,俗气难消。那么,如何才能“脱火气”呢?答案唯有读书,修身养性。且,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儒释道”精神深深影响着国人的生命观和宇宙观。而现代生活融入了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环保、护生的观念,尽管古今概念有所差别,但精神实质无二致。毕竟,大道一同,天理无别。因而,传统文化在发展中魅力永存。然而,写意画在强调个性风格的同时,也重视社会的认同感和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一点必须经过创作者对文化精神有深度的理解和艺术表达,才能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品位和士气。否则,如果只沉溺于狭隘自我的表现,只能出现一些“孤芳自赏”的浅薄之作。至此,写意画的文化精神美,便体现在这“脱火气”的境界之中。它融入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空灵之境,道家的自然之风,以笔墨为媒介,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当欣赏一幅写意画时,不仅在欣赏画面的美感,更在感受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那些融入了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各种元素的画作,往往能引发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使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到文化的魅力。也就是说写意画文化精神的美,是画中有诗,画中有禅。它超越了形式的限制,更注重画作所传递的意境和内涵。其强调的是画家自身的修养和内涵,以及画作所反映出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所以,在欣赏写意画的文化精神美时,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理解。这不仅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对当下的社会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欣赏到写意画的第七种美——文化精神的美。
范云峰癸卯腊月十八北京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