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意境、意现、意会——聊国画藏露之感
前天在江门奇德新材三周年庆祝活动中,一位同座的奇德新材客户说好像在哪见过我,并说我的画很有意境,有露有藏,很欣赏藏露的意境。晨起思考,然,恰当处理藏露关系是使画面含蓄的有效手法。一幅写意画如果处处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没什么情趣可言,索然无味。
故,藏与露,这对看似相对的元素,却是构成国画写意深度的关键。一幅画如果过于直白,每一处都清晰可见,反而失去了让人探索与遐想的空间。正如明人沈颢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正是对藏露之道的最好注解。然而,藏,不仅仅是隐藏或省略,更是为了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同古人所说:“烟霞常伴白云飞”,那被云雾遮挡的山峰,虽不清晰,但却让人们更加好奇其背后的风景。这种藏而不露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与多元。
至此,露,我认为则是为了与藏形成对比,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恰到好处的露,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引人入胜。如同一颗晶莹的露珠,它所折射出的光与影,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
由此可见,国画中的藏与露,其实是一种“形藏意现”的辩证统一。藏得好,可以使画面看似无景却有景,给
述:“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只有处理好藏与露的关系,才能使画面既有形又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所以说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因此,在国画写意中,藏与露的处理,正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至此,在藏与露之间,作者要寻找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
范云峰癸卯腊月廿十二东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