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字形、字法、字态——十四聊临《圣教序》中之“弘”字
今日,三语再次相聚,一同探讨《圣教序》中的书法魅力。今日的主角是“弘”字。弘”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字形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
从字形来看,“弘”字左高右低,中间空荡,仿佛一幅生动的画面。左侧“弓”字部分,如同一位智者,沉稳内敛,却又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右侧“口”字,与左侧相隔甚远,仿佛在告诉人们,人生中的某些时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至此,在临写“弘”字时,我认为需要注意“弓”的字法。这是一个极为经典且应用性很强的笔画。它上松下紧,一笔而成,其笔法中间折笔翻转,如同弓身弯曲,至末端折钩时,蓄力引而不发,不出钩。犹如弦上之箭,随时准备破空而出。这其中的每一个线条,都有其特定的长度和弧度,需要我们细心揣摩,方能得其神韵。
然而,在临写右侧的“口”字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它距离左侧较远,字态内部留白呈三角状,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沉默与留白同样重要。这种留白,不是空洞无物,而是一种深沉的韵味,一种难以言说的美。
由此可见,左右两部分相对独立,但其间距离非常合理。这种合理的距离,就像人生中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用心去维系,用心去经营。右边的“口”部隔空与“弓”部相望,密不透风,内呈三角,竖露两头,横折横收笔出头,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悟。
然,在品味“弘”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书法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人生的哲理。弓身瘦而长,上松下收抱,象征着一种坚韧与毅力;身藏千钧力,尘世自孤傲,则告诉我们,内心的力量才是我们面对世界最坚实的支撑;外方内三角,金口牙关咬,则是对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鼓励;远离是非门,气势自销遥,更是在提醒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远离纷扰,才能更好地领略生活的美好。
范云峰甲辰二月二日(龙抬头)东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