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主景、背景、配景——十聊国画构图之感前天,三语聊了国画构

云峰语录 2024-02-25 04:46:27

一笑三语:主景、背景、配景——十聊国画构图之感

前天,三语聊了国画构图中虚实的奥妙。有朋友提出疑问,虚实与疏密聚散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在我看来,疏密聚散更多的是在描述画材的排比与交错,它的最高原则是:“疏能走马,密不通风”。那么,今天三语就来聊一下国画构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疏密。

然,何谓疏密?简单来说,就是画材与画材之间的排比与距离。它们之间相隔有远有近,交错有繁有简。这种远近与繁简的差异,便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疏密。也就是说,国画的创作,起始于一点一画,最终汇聚成无数点、无数画。而在这些点与画的排列交错中,必须有三点三画作为基础,才能塑造出完整的形态。因此,三点三画,被视为疏密的起点,而千千万万的三点三画,则构成了疏密的终点。

那么,何谓三点三画呢?让我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假设有三个墨点,其中两点靠近,一点分开,这就形成了远近的关系,也就有了疏密的韵味。再比如画三枝树干,两枝相交,一枝独出,这种交错中就有了繁简的变化。所以,在创作国画时,画者必须深思熟虑:何处该疏,何处该密。且,在疏的地方,只需寥寥几笔,使其达到极致的简约,仿佛马能穿越其中,创造出广阔的空间感;而在密的地方,则需多加描绘,如画兰叶时三片为一组,一撇、二交、三破,故,可以多画几组、几十组,达到极致的繁复,即使风也难以通过,形成饱满实在的感觉。

至此,我认为一幅画如果能巧妙地运用疏密要素,其节奏感必然强烈,艺术性也随之产生。那么如何灵活运用这一要素呢?我的观点是,首先,需要明确画面中哪些部分需要密集处理,哪些部分需要稀疏处理。通常来说,主体部分需要密集处理,以突出其重要性的主景及层次感;而背景、配景等次要部分则可以适当稀疏处理,以此凸显主体。

其次,还要注意疏密要素的呼应关系。画面中的疏密要素应相互呼应,使画面协调统一。例如:在画面的某个部分进行密集处理后,可以在相应位置进行稀疏处理,形成一种呼应感。

最后,还要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氛围来调整疏密要素。不同的主题和氛围需要不同的疏密处理方式。例如:当想要表现热闹、繁华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更为密集的处理方式;而当想要表现宁静、空灵的场景时,可以适当减少密集处理,以追求简约与和谐。

总结来说,疏密要素无疑是国画构图中的一大重要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这一原则,可以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协调性以及节奏感。故,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国画爱好者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范云峰甲辰正月十六东莞早安!

0 阅读:10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