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文学不拒绝任何人
亦瑶谈文学
2024-10-01 12:23:17
zui初我不知道胡安焉是个素人作家,只是偶然在地铁上瞥见一位小 妹 妹聚精会神地读着他的书,因为好奇便多看了几眼封面。说来也巧,一周后编辑老师推 荐了两本书给我,其中一本正好是我瞥见的那本,同样的封面色彩,因此我一下子就认了出来——《我在北京送快递》。
在他的书中,我看到了底层人民的劳苦与辛酸,还有常年为生存而奔波的疲倦与麻木。他20年里换了19份工作,看起来似乎是ji不稳定、散漫自由的那类人。但其实不是,读过他的书就明白他干的那些工作,只有一个字:苦、苦、苦……一般人还真的扛不住~
“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只怀有感激和怀念,没有丝亳的不满和怨愤——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一直觉得,从一个人的文字就能洞见他的内心,而这两本非虚构的书籍里的文字,又全部脱壳于胡安焉的生活。那些经历是真的,感受也是真的。并且,我从他的叙述中能感受到的,是一个对文学怀以无比诚挚之心的内敛而勤劳的人。正如那些文字,朴素而真诚,没有过多的修饰与渲染,仍轻易地便打动了人心。
或许是因为那些与底层人民相似的“牛马”经历容易引人共情,也或许是他细水长流的叙述令人沉浸,他的文字瞬间就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但吸引我的,仍旧是因为文字的真实感。
作为一个素人作家,第yi本《我在北京送快递》在叙述上有明显的拖沓,但在《生活在低处》里,他的写作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能感受到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新的维度。从这一点上,也足以看出他对文学的喜爱以及对读者的不敷衍: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后,仍在不断学习并进行自我提升。
另外打动我的是胡安焉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再苦再累,他即使当时怨过恨过,平静之后,他还是会进行反省与思考,去看见事情发生的背后原因,然后他谅解所有事出有因的行为与人。这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豁达。
因此种种,他的文字呈现出一种未经粉饰的纯净感,没有夸张没有自我感动,只是平静地写下那些不易被人知晓的工作经历与自己的真切感受。这样的文字可能也不会被所有人喜欢,有人觉得温暖,有人觉得乏味。
不过,还好,文学不会拒绝任何人。它乐意让我们看见它的千百面,也乐意接纳所有爱他的人。不管你曾经是谁以后是谁,它都愿意拥你入怀——写作的、读书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