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自觉地就会陷入厌女与不公平审视之中
亦瑶谈文学
2024-11-22 15:19:00
尽管我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说韩国文学对于现实问题的探究与书写,是令我刮目一看的,甚至是发人深省的。
在读这本《大众文化的 女性主义指南》时,我几度陷入沉思之中,因为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问题,在我自己身上也能找到一些痕迹。
这本书由韩国一档博客“乙们的驴耳”中关于“大众文化与性别篇”的谈话内容编成,书中从韩国综艺、电视剧、文学等多个方面,谈到了女性遭遇的不公平与困境。
其中有好几处都令我心中一震,让我看见自身的厌女情绪:
女性抽🚬会遭到大众的鄙视与恶评。
“国民妹妹”文根英被韩国人指手画脚。
这令我想起张子枫也曾一度被称为我们的国民妹妹,当她的恋情被曝光时,同样也有许多人告诉她不合适,在网络上大肆批评与指责。尽管我未曾参与ping 论,但也在心里嘀咕过为什么她和他在一起了呢?也一度在心中感慨不合适。总之,女性艺人不管做什么似乎都会遭到批评与不公平的审视。
与此同时,男性艺人即使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是犯错(犯罪)之后,只要向大众表示歉意,都更容易顺利回归节目。而对于女性,大众会非常严厉地不停纠缠,将一些问题拿出来反复折磨她们。
正如书中所讲,“在大众中间,似乎有一种对男性特别宽待、对女性尤其严格的标准。”这种现象当然不只存在于娱乐圈,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是这样的声音和现象。
作为女生,我们太多次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不一样你是女孩子”,“女孩要有女孩样”,“女孩子应该矜持”,等等。而对于男性,似乎没有这样的标准。在这样的思想熏染下,我们不自觉地就会陷入不公平的审视与厌女情绪之中。
“妈妈一直做的事,爸爸只做一次就成了‘超人’”:男人做一做家务,会被称为好丈夫;男人带一带娃,会被夸作好爸爸。似乎,家务与带孩子在男人身上才能被看作“劳动”,而在女性身上就是休息与理所当然。
诚然,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男性承担了主要的经济责任,但这并不代表女性不行,而是在男性联盟的社会中,有限的工作岗位,男性被选择,女性被“抛弃”,是社会构成使然,并非能力使然。
读这本书,我不停地发现且不停地自省,因为我渴望有一天,站在性别这杆秤上时,每一个人都会公平地去审视。
.
“就是因为我们闭上眼睛,保持沉默,才会变成这样。只要有一个人大声喊出来,改变就会发生。”
0
阅读:0
恣意翱翔
有些事情真的是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