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M快两年,我发现前三年数分真是没白干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4-12-16 17:44:34
从数分转pm快两年,从一开始的策略pm,随着scope扩大,逐渐转型成策略+功能一把抓的大类pm。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设计策略框架和制定策略规则;后来scope扩大,开始学习如何基于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梳理产品架构,并设计更复杂的产品功能。但这些,都是专属于pm这个角色去实现业务目标的手段,而手段背后,其实都是业务逻辑的思考和拆解,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我前几年数分经验所沉淀下来的
回头看,做数分对PM最大的帮助,体现在:
1️⃣做业务规划
业务规划,听着就很让人头大,毕竟一提起业务规划,脑海里估计就蹦出什么“业务目标”、“产品定位”、“roadmap”、“商业模式”等等形而上学的名词儿。先抛开这些玄乎词儿,实际做业务规划一点儿都不复杂,不就是给定业务目标的约束下,找到目标实现路径嘛~
我目前用得最熟练的方法,就是拆公式,也就是数据分析师常用的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之一
📌指标体系为什么在,因为要监控业务运转;这事儿也可以反过来,指标体系其实反应着业务应该怎么运转
如果你的产品是为收入服务,那就看看产品实现收入提升的路径是什么,包括哪些角色和关键的节点,把它变成一套以收入为结果的多个等式;然后判定哪些角色和节点是对收入影响最大的,那里就是优先级高的部分;接下来,看看这些节点需要做什么样的策略或者功能,来打通节点,并作用到业务目标上。到这儿,业务规划其实就做完了。。。是不是看着还挺简单的
同理,如果你的模块是为用户使用时长、评论次数等服务,都是类似的拆解逻辑
2️⃣做业务复盘和汇报
业务越平稳,汇报越频繁;公司越不扁平,汇报越多,因为得显得大家工作很饱和。记得几年前在字节做从0到1业务的时候,哪有时间搞汇报,有什么结论跟老大一提,逻辑上没啥问题,就尽快推pm和运营落了
但既然决定不了汇报与否的主动权,就只能想办法提升汇报材料的创作效率。这时候,原来数分那套分析框架和滚瓜烂熟的sql能力,就体现出价值了。
💡业务复盘怎么做?明确业务目标,整理为实现业务目标所做的关键动作,判断关键动作对业务体系和目标实现的影响,输出该影响对应的指标衡量方式,写sql跑数论证,输出结论和后续todo,over。简单直白,一气呵成。
所以回头看,那几年字节数分真是不白干,沉淀的东西,看上去要影响我很久很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