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的一天,司马迁被脱得赤条条的,绑在执行阉割手术的架子上,刀子匠手起刀

小说红楼 2025-05-04 14:07:41
公元前99年的一天,司马迁被脱得赤条条的,绑在执行阉割手术的架子上,刀子匠手起刀落间,他就变成了一个阉人。   天汉三年的刑房内,弥漫着血腥与药草混合的刺鼻气味。48 岁的司马迁被脱得赤条条,四肢被粗粝的麻绳死死绑在冰凉的木制架子上,他的额头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眼前,刀子匠手持寒光闪闪的利刃,眼神冰冷,在火盆上熟练地将刀具烤红消毒。这一刻,司马迁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恐惧、不甘、愤怒交织在一起,但他的脑海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 —— 一定要活下去,完成那部承载着父亲遗愿的史书。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同样秋风萧瑟。病榻上的司马谈紧紧攥着儿子司马迁的手,声音虚弱却无比坚定:“迁儿,我们司马家世代为史官,自周朝起便肩负着记录历史的重任。如今我大限将至,未能完成的《史书》,就托付给你了。   这不仅是我们家族的使命,更是为了让后世之人能够知晓历史的真相,从兴衰成败中汲取教训。” 司马迁含泪点头,将父亲的遗言铭记于心。从那一刻起,继承父亲遗志,编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就成了他毕生的追求。   后来,司马迁顺利继承父亲的职位,成为太史令。   他游历四方,踏遍名山大川,寻访古迹,收集散落民间的历史资料。每到一处,他都认真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为撰写史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命运的转折在天汉二年悄然降临。   汉武帝想让大将李广的孙子李陵为李广利护送攻打匈奴的粮草和军事装备。李陵当场拒绝了这个命令,主动请求率领 5000 精锐士兵出击匈奴,以寡敌众。   汉武帝得知后,对他的勇气大加赞赏,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陵出兵后,与匈奴在北方展开大战。起初,李陵率领的士兵英勇奋战,以少胜多,消灭了大量敌军。但没成想匈奴有增援,兵力越聚越多,而李陵的援军却迟迟不到。没用多久,匈奴就将李陵打败,李陵也成为了俘虏。   一开始汉武帝以为李陵已经战死,还对他进行了表彰。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他在匈奴之手。匈奴的单于对李陵很好,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李陵一直都没有真的归降,他只是一直在等一个机会重新回到西汉。   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对李陵投降一事的看法时,司马迁直言不讳:“陛下,李陵只带领了五千步兵,却消灭了几万敌军,这份战功足以彰显他的英勇。虽然战败投降,但功可抵过。而且依臣之见,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一定是想先想办法活下来,再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司马迁的这番话,本是出于对李陵的公正评价,却触怒了汉武帝。   汉武帝认为他是在诋毁李广利,为李陵游说。不久后,去迎接李陵的公孙敖无功而还,竟谎称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盛怒之下杀了李陵全家。   而司马迁也以 “欲沮贰师,为陵游说” 被定为诬罔罪名,按律当斩。   那时的死刑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来免除,一是交 50 万钱,二是接受宫刑。   司马迁家境并不富裕,根本拿不出如此巨额的钱财。面对残酷的抉择,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如果选择赴死,父亲的遗愿将化为泡影,那部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史书也将无法完成;若选择接受宫刑,这将是对他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将遭受世人的嘲笑和羞辱。   在生死之间,司马迁最终选择了宫刑。当刀子匠的刀落下的那一刻,剧烈的疼痛瞬间席卷全身,他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术后,他躺在简陋的病床上,身体虚弱不堪,还要时刻忍受着术后感染的威胁。   但他的意志却无比坚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写史书。   躲过死刑、又逃过术后感染的司马迁,回到家中,他自觉对不起妻子柳倩娘。柳倩娘长相秀丽,家世也十分优越,外祖父正是大名鼎鼎的将军李广。   司马迁握着妻子的手,声音哽咽:“倩娘,我如今已成这副模样,不能给你正常的生活,你还是离开我吧,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柳倩娘却紧紧抱住他,泪流满面:“夫君,你我夫妻一场,无论遭遇何事,我都会与你同甘共苦。你肩负着家族的使命和父亲的遗愿,我定会全力支持你。”   在妻子的支持下,司马迁更加专注于史书的撰写。他白天查阅资料,晚上伏案疾书,常常写到深夜。   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元前 91 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 130 篇,526500 余字,包括 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十表和八书。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司马迁和柳倩娘相拥而泣。然而,还没等他们好好享受这份喜悦,司马迁就再次因为李广利的诬陷入狱,并冤死在监狱中。   因为《史记》是偷偷编写的,柳倩娘担心被人毁坏,她含泪将《史记》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带着它毅然决然地入了尼姑庵,遁入空门。   在尼姑庵的日子里,柳倩娘时刻守护着《史记》,将它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直到汉宣帝继位,汉武帝晚期犯了不少错误,导致民愤积怨,政局不稳。   为了能够安稳民心,汉宣帝不得不广开言路,拨乱反正,允许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时候,柳倩娘又带着《史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本旷世巨作终于得以成功问世,只是这时候距离司马迁去世已经过去了足足 16 年的时间。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