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马占山被重庆任命为“黑龙江省主席”,这项任命让他哭笑不得,整个东北都在日寇的占领下,根本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职务,说白了,重庆只想利用他的名气,不愿意给实权。 说起马占山,那可是东北老百姓嘴里传颂的人物。他出身贫苦,家里没啥背景,靠着胆大心细,从个小兵混成了将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带着兄弟们在江桥打响了抗日第一枪,那仗打得昏天黑地,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愣是把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东北的父老乡亲们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说他是条铁打的汉子。 可现在,重庆发来的一纸任命,却像个烫手山芋。马占山捏着电报,盯着“黑龙江省主席”这几个字,心里直犯嘀咕。他站在窗前,望着山城灰蒙蒙的天空,想起白山黑水间的父老乡亲,想起还在日寇铁蹄下受苦的东北大地,拳头攥得“咯咯”响。他何尝不想带着队伍打回东北,可手里就这么点兵,重庆又不肯给粮给枪,光顶着个虚名,能干啥? 身边的副官小心翼翼地问:“司令,咱接这任命吗?”马占山“哼”了一声,把电报往桌上一摔:“接?接了就是给人家当招牌!重庆那帮人,就想着拿我糊弄老百姓,好显得他们‘不忘东北’!”可冷静下来后,他又琢磨,或许借着这个名头,能多争取些抗日力量。毕竟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忘不了自己是东北人,忘不了要把日本鬼子赶出老家。 消息传开,东北的抗日兄弟们有的直摇头:“老马头这是被架空了啊!”也有人劝:“不管咋说,有个名分,说话也能有点分量。”马占山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一面应付着重庆的官场应酬,一面暗中联络旧部,想尽办法给东北的抗日武装送消息、送物资。 有一回,他在酒桌上碰到位国民党高官,那人打着官腔说:“马主席,黑龙江就等您回去重整山河啦!”马占山端着酒杯,皮笑肉不笑地回:“等我回去,得先找委员长要点真家伙,不然拿啥打鬼子?总不能靠嘴皮子把日本人说走吧!”这话呛得对方满脸通红,半天接不上话。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马占山就像在钢丝上行走。顶着个没实权的虚职,却始终没忘抗日的初心。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夹缝中坚持着,哪怕希望渺茫,也从没放下过赶走侵略者的念头。这份坚守,让后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抗日英雄,在面对不公与困境时,依然挺直脊梁的模样。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