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苗寨老药婆告诉我:耳鸣不是耳朵响,是“清窍失养,脉络瘀阻”了!这方子快绝迹了,我验证30年,现在千金不换!
-
年轻时候我在黔东南采药,遇见位穿百褶裙的侗族阿婆。她看我总下意识捂住耳朵,突然塞给我把野果:“你们医院开的营养神经药治标不治本!”
-
我正惊讶她怎么看出我被耳鸣困扰,老人家又说:“耳中如蝉鸣轰隆?这是肾精亏虚,肝阳上扰,气血到不了耳窍!”说完从背篓里翻出本发黄的歌谣本,里面竟藏着世代相传的通窍方。
-
回城后我翻遍《医宗金鉴》,才发现这看似土气的方子,竟暗合“聪耳止鸣”古法。如今我调理耳鸣,必用这个底方——
-
耳窍通润方
磁石(先煎)、熟地黄、山茱萸、石菖蒲、柴胡、川芎、蝉蜕
-
方解
磁石如定海神针,重镇安神,引虚火归元,填补肾精根基;
熟地黄+山茱萸滋养肝肾,如同给干涸的溪流蓄水;
石菖蒲芳香通窍,专治耳窍闭塞不通;
柴胡疏肝理气,川芎活血通络,一升一散,打通耳部气血通道;
蝉蜕善治风邪上扰,轻扬宣散,平息耳内轰鸣。
-
灵活加减
耳鸣如潮伴头晕 —— 加天麻、钩藤;
耳内闷胀堵塞 —— 加青皮、路路通;
失眠多梦加重 —— 加酸枣仁、夜交藤;
腰膝酸软无力 —— 加杜仲、桑寄生。
-
注意:长期耳鸣需排查听力损伤!肝肾阴虚者忌熬夜酗酒,睡前可按摩耳周穴位助眠。
-
这些年我发现,真正顽固的耳鸣,往往是“肾虚 + 肝郁 + 血瘀”三重困局。若你试遍各种耳鸣贴、营养剂都不见效,不妨换个思路——有时候,耳窍轰鸣不是因为耳朵的问题,而是气血的“信号塔”失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