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国军少校衣衫偻烂来到解放区,被解放军战士发现后不仅不害怕,反而满脸兴奋:我是902,快带我去见你们首长…… 这位国军少校名叫赵炜,1919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贫困之家,自幼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填饱肚子犯愁的贫苦生活。 青年时期,赵炜迫于生计,进入了黄埔军校在桂林开设的分校当学员,当时赵炜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但随着在军校内不断学习,赵炜的想法逐渐发生了改变,他开始思考国家大事,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待从军校毕业时,赵炜已经蜕变为一名将国家荣耀视为一切的合格战士,此时的他内心一片火热,期待着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然而,赵炜很快就失望了,离开军校的他被分配到了第五战区汤伯恩部的13军独立团,任少尉排长。 当了排长赵炜自然高兴,但在13军独立团当排长,赵炜却又高兴不起来,因为独立团是个补充团,若无意外几年之内都上不了战场。 这对一心杀敌报国的赵炜来说,无疑是种煎熬,仅仅在独立团待了半年,赵炜就受不了了,他和一名同学商量后,决定脱离独立团,前往陕西投奔当师长的同学。 结果到了陕西后,师长同学不仅没收留赵炜,还将他臭骂了一顿,骂他是逃兵,还说为有他这样的同学感到羞耻。 被师长同学骂后,赵炜自觉颜面尽失,没有脸留下来,于是便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待收拾好心情,又前往了湖北老河口,投奔在第五军司令长官部当参谋的朱建国。 跟师长同学不同的是,朱建国对于赵炜的到来表现的很高兴,他不仅将赵炜安排到了家里暂住,还跟赵炜保证,会给赵炜找份好工作。 当时,朱建国在第五军参谋部主要负责绥靖组的做工,而所谓的绥靖组,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我党,当时两党虽然处于合作时期,但国民党依然在暗地里窥视着我党。 正因为朱建国负责的是绥靖组,所以他的住处有很多收缴来的我党印制的宣传册,赵炜住进朱建国家后,因为无聊便看起了这些宣传册。 渐渐地,赵炜被宣传册上的我党理念所征服,他突然意识到,腐败不堪的国民党,并不能带领国家富强,只有一心为民为国的我党,才是正确选择。 于是,赵炜产生了脱离国民党,转投我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只能暂时搁置,随后不久,赵炜在朱建国的介绍下,前往了第五战区的战服管理处工作。 时间流逝,转眼来到了1946年,此时的赵炜已经被升为少校,他在这年3月份被调到了东北保安军司令部担任上校参谋。 在前往东北就任期间,赵炜顺路去了一趟天津看望老同学朱建国,而就是这一次天津之行,让赵炜的人生迎来了重大改变。 赵炜在到达天津,跟同学朱建国一番长谈后才知道,原来当年他投奔朱建国时,朱建国就已经暗地里投诚我党。 当年赵炜在朱建国家看的那些我党宣传册,都是朱建国故意安排的,为的就是争取赵炜,只不过当年赵炜的思想还不坚定,朱建国就没有坦白身份。 如今朱建国觉得时机成熟了,所以直接向赵炜表明了真实身份,并劝说赵炜投身我党,为我党搜集情报。 赵炜本就对我党有向往之心,只是苦于找不到门路,如今面临朱建国的招揽,赵炜自然不会拒绝,直接答应了。 自此以后,赵炜就成了我党潜伏在敌军内部的高级卧底,为了避免身份暴露,赵炜在向我党传递情报时,都是用“902”这个代号。 在潜伏期间,赵炜为我党传递了很多重要情报,其中甚至包括国民党第四次进攻辽东的详细作战计划。 并且,在国民党部队和我党部队于东北决战之时,赵炜向国民党下属部队传递了一条假命令,直接奠定了我党部队在东北战区的优势地位,让国民党只能收缩兵力转入防御。 可以说,赵炜平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东北战区的战局,他虽然没有亲赴前线,但对于战局起到的作用,却丝毫不比前线战士差,甚至犹有过之。 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赵炜频繁向我党传递情报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怀疑,好在赵炜行事足够谨慎,并没有直接暴露。 赵炜趁着国民党还没有查实,赶忙找了个借口带着一份重要情报离开了国民党控制区,随后一路奔波来到了解放区。 当时,赵炜身上的衣物已经破烂不堪,脸上更是布满了泥点子,看起来就跟沿街乞讨的乞丐一样,根本没人能想到他竟是一名国军少校。 可以想象,这一路上赵炜为了躲避搜捕的国民党士兵吃了多少苦,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还有很多跟他一样处境的同志,未能逃过敌人的搜捕,被敌人迫害致死…… 在回到解放区后,赵炜就直接前往了解放军部队驻地,向驻地的哨兵表明了他就是潜伏在敌人内部的“902”,要见部队的首长。 随后在部队首长的确认下,赵炜的身份被证实,至此赵炜的潜伏生涯画上了句号,他的经历完全称得上传奇二字,也值得所有人敬佩。 作者:西凉烟雨
1947年,一名国军少校衣衫偻烂来到解放区,被解放军战士发现后不仅不害怕,反而满
西凉烟雨色
2025-05-06 16:38:39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