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一军官看上青楼卖唱女,因三万大洋赎身钱犹豫不决,青楼女:不用你花钱,我自己想办法,但你要答应我三个条件。 这位青楼卖唱女名叫董竹君,1900年出生于上海贫民窟,她的父亲是拉黄包车的,母亲则是给大户人家当佣人。 这两样工作都赚不到多少钱,父母一天起早贪黑的忙活,赚来的钱也就勉强维持生计,甚至都不够维持,隔三差五的一家人就要饿肚子。 不过,家里虽然穷的老鼠路过都要掉眼泪,但父母却没有因此疏忽对董竹君的教育,他们宁可饿着肚子也要送董竹君去私塾读书。 在父母看来,自己之所以贫穷,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父母希望董竹君能够通过读书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按照父母的想法,只要董竹君能读的进去,就一直供她读下去,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董竹君仅仅读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因为父亲病重而辍学。 自从送董竹君读私塾后,父亲为了给董竹君攒学费,不仅每天要拉更多的活,还要节衣缩食,这就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最终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随着父亲病倒,家里的情况急转直下,光靠母亲一人干活,连家都养不起,更别说供董竹君读书了,因此董竹君只能辍学,然后找些零工做,帮母亲一起养家。 即便如此,家里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因为父亲的病越来越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便有性命之忧,而想要治病,又需要一大笔钱,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万般无奈之下,董竹君的父母艰难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董竹君卖到青楼当卖唱的清倌人换钱,等治好董父的病后,再想办法赚钱将董竹君赎回来。 青楼这种地方,不管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好去处,董竹君自然不想去,但又不能眼看着生养自己的父亲病死,最终只能向现实屈服。 就这样,董竹君被父母以300大洋的价钱,卖到了青楼,按照父母和青楼签订的契约,董竹君需要在青楼做满三年清倌人。 所谓的“清倌人”,简单来说就是卖艺不卖身,但身处青楼,不是你想不卖身就能不卖身的,面对一些权势显赫的大人物,就连青楼老板都要小心侍奉不敢得罪,小小清倌人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当时,董竹君虽然只有13岁,但因为读过私塾,眼界得到了开阔,所以她很清楚卖艺不卖身只是说说而已,想要守住清白从青楼全身而退,必须另辟蹊径。 董竹君在青楼观察了近一年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从来青楼消费的客人中,找一个有权有势,年龄又不大的人依靠。 于是,董竹君开始刻意观察来往的客人,很快她就选中了一个名叫夏之时的男子,这个夏之时不仅出身富贵,还去日本留过学,年龄也不算太大。 更重要的是,夏之时还是蜀军的大人物,当时有军阀背景的人,大部分人都不敢惹,董竹君觉得青楼老板肯定也不敢惹夏之时。 就这样,董竹君将夏之时当成了救命稻草,她刻意接近夏之时,每次夏之时来青楼,董竹君都会凑上前搭话。 随着接触的次数增加,夏之时渐渐对董竹君生出了好感,不久后两人互道情愫,私定下了终身大事。 定了终身后,夏之时便找到青楼老板给董竹君赎身,却不想青楼老板狮子大开口,竟然要价3万大洋。 夏之时虽然出身富贵,但3万大洋实在不少,心里难免有些犹豫,董竹君看出了他的犹豫,并没有催促他拿钱,而是跟他说:“不用你花钱,我会自己想办法,但你要答应我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董竹君不做小妾,只做正妻;第二个条件:董竹君要在婚后出国留学;第三个条件:董竹君要管家权利,夏之时不能插手。 这三个条件相对于董竹君的出身来说,无疑有些过分,但夏之时并没有拒绝,因为他很欣赏董竹君这种身在红尘却不肯屈服的骨气。 就这样,董竹君跟夏之时达成了约定,随后不久,董竹君通过一些小手段,成功逃离了青楼,跟夏之时喜结连理。 婚后,夏之时遵守约定,送董竹君去了日本留学,但同时,夏之时还将四弟也送去了日本,让四弟监视董竹君,避免董竹君红杏出墙。 夏之时的这一行为,让董竹君意识到,男人是靠不住的,自此董竹君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 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董竹君在留学归国后,便做起了生意,可惜尝试了好几次,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 商场失败的同时,情场也不顺利,夏之时在婚后没多久,就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家暴董竹君,后来更是直接跟董竹君离了婚。 没了夏之时依靠,董竹君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了,但她并没有被糟糕的生活打倒,而是靠着一股拼劲,硬是闯出了一条路,开办著名的锦江饭店,成为了风光无限的女富豪。 1997年,董竹君在写完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后离世,享年97岁,从贫民之女到青楼清倌人,再到军阀妻子,最后靠着自己成了女富豪,董竹君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也值得人们敬佩! 作者:西凉烟雨
1914年,一军官看上青楼卖唱女,因三万大洋赎身钱犹豫不决,青楼女:不用你花钱,
西凉烟雨色
2025-05-09 20:39: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