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前来夜袭,八路军毫无所觉,值此局势危急之刻,日军的一匹军马突然发出嘹亮嘶鸣…… 这则真实故事发生在河南与河北交界处,一个名叫南龙岗的村庄,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八路军,是晋中军区第七军第17团。 17团的团长名叫闵鸿友,是一位身经百战、军事指挥能力突出的优秀指挥员,在他的指挥下,17团与日军交战屡战屡胜,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在闵鸿友指挥下,17团的表现极为亮眼,不仅歼灭了数千日伪军,还组织发动群众,将日军用来运输军事物资和兵员的重要铁路破坏了30多公里。 另外,在1940年底,闵鸿友还带领17团做了一件大事,他指挥队伍趁着夜色伏击了一辆日军运载军事物资的火车。 不仅将火车上的100名押车日军全部歼灭,还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其中包括两门94式山炮、两箱全新的38式步枪和替换零件。 另外,还有数十辆汽车和一辆坦克,可惜这些东西都太重了,光靠17团根本带不走,闵鸿友只能强忍不舍将其烧毁。 17团在百团大战中的表现,本就令日军非常痛恨,如今又劫了日军的火车,日军自然更加仇恨17团了,说句恨之入骨也不为过。 愤恨难平的日军,当即决定调集重兵围剿17团,结果因为17团游击战经验太丰富,日军不仅没有围剿到17团,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当时,日军针对17团定下的是三路围剿策略,也就是将兵力分成三股,然后分三个方向对17团进行合围绞杀。 但由于17团提前探知到了情报及时撤离,而三股日军又都立功心切,再加上天黑视野受阻,这三股日军竟然互相打了起来。 直的天亮了,三股日军才发现异常停止交火,事后日军统计发现,整整有30多名日本兵死在了这起乌龙事件中。 经过此事,日军更加仇恨17团了,他们认定17团是罪魁祸首,如果没有17团,就不可能有这起乌龙事件。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日军想尽了办法追查17团的踪迹,妄图一举剿灭17团,但由于17团非常谨慎,日军迟迟未能得愿。 直到1941年初,日军才终于追查到17团的踪迹,当时17团刚刚来到南龙岗驻扎,准备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 结果因为村里出了个贪图荣华富贵的汉奸,17团的踪迹被日军发现,日军从汉奸口中得知17团的迹象后,立即纠集了300余日伪军向南龙岗行进,准备夜袭17团。 值得一提的是,17团来到南龙岗后,就在团长闵鸿友的命令下修建了防御工事,并在周边安插了岗哨。 如果是在平原地带,有岗哨在,日军想要偷袭基本不可能,但问题是,南龙岗周边地势很复杂,有很多方向是岗哨看不到的。 而且,日军是特意在深夜发动袭击,要知道,当时可没有路灯一说,到了晚上,稍微离的远点就看不见。 另外,日军为了避免被17团的哨兵察觉异常,还特意做了很多防范措施,比如用棉花将军马的马蹄裹住,以防行进过程中发出异响。 可以说,日军为了围剿17团做足了准备,在此情况下,17团的哨兵虽然已经足够尽职,但也没能察觉到日军的靠近。 好在,事情并没有按照日军的想法发展,他们虽然提前做足了准备,却防不住意外事件,就在日军接近南龙岗时,一匹军马突然发出了嘹亮的嘶鸣声。 17团的哨兵听到嘶鸣声后,立马意识到情况不对,直接鸣枪示警,而随着枪声响起,所有17团战士都进入了战斗状态,日军突袭的想法自然也就成了幻想。 日军眼看已经暴露,只能放弃突袭改为强攻,但由于17团在来到南龙岗后,就修建了防御工事,所以日军的强攻也以失败告终。 更准确的说,日军不仅强攻失败,还差点全军覆没,来南龙岗的日伪军共300余人,最后活着逃走的只有6人,其他全部被歼灭。 另外,日军为了达到一举消灭17团的目的,特意携带了大量重、轻机枪,甚至还带了一门平射炮,而这些武器装备,在日军败亡后都成了17团的战利品,日军完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17团的这次胜利,存在一定的侥幸成份,若没有那声嘹亮的马匹嘶鸣声,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这波军马上大分! 作者:西凉烟雨
1941年,日军前来夜袭,八路军毫无所觉,值此局势危急之刻,日军的一匹军马突然发
西凉烟雨色
2025-05-12 15:39:54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