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一片麻布能带来贴心的暖。 饥饿时一口薄粥能记一辈子。 人在低谷期处于资源匮

神力二三 2025-05-09 07:18:23

寒风中一片麻布能带来贴心的暖。 饥饿时一口薄粥能记一辈子。 人在低谷期处于资源匮乏、心理承压、外部支持减弱的复杂状态,其认知、情绪、行为、关系、生理上都会产生不利于自己的变化: 首先是思维模式与决策能力的双重退化,产生灾难化思维,过度泛化为“人生失败”,陷入“我永远无法翻身”的绝对化判断。因过度焦虑或信息过载,陷入“分析-犹豫-放弃”的循环,无法做出有效选择。专注负面细节而忽视全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持续担忧,引发的自我否定。焦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持续担忧。 当人生进入低谷期时,渴望外部世界的情感支撑、现实解困、价值确认、希望指引上。 在自我价值怀疑期,需要外界证明“我值得被爱”。现实上渴望资源与路经,价值上渴望被需要与被认可,对未来渴望确定性与可能性。如果这时,有人从这几方面给一点支持与理解,关怀与认可,指引与肯定,哪怕是一点点善意与友爱,对于处于低谷期的人来说,无疑于寒冬里得到了一件挡风雪的衣服,饥渴时得到一碗热粥,黑夜里看到了一点星光,冻土中看到了一支新芽,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必使人燃起重生的希望!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这种关怀对平常时期的人来说,也许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但对处于低谷的人来说,尤其难得,所以必然在内心涌起感激之情。 古往今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韩信幼时家贫,常受饥饿之苦。一位在河边漂洗纱絮的老妇人见他可怜,连续多日分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始终未忘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老妇人,赠予千金以表感激。 再如上世纪90年代,17岁的何荣锋因家境贫困外出打工,途中身无分文、饥寒交迫。在仙居县杨府村,戴杏芬主动给予他食物和路费,助其渡过难关。何荣锋铭记此恩,20年后成为富商,多方寻找恩人,最终赠予100万元报恩。戴杏芬婉拒巨款后,何荣锋仍以5万元和补品表达心意,并保持长期联系,记录恩人善行。 再如刘远义与吕天梅:刘远义父母去世后,生活陷入困境。吕天梅在自身债务缠身的情况下,仍无私帮助刘远义,提供食宿、补习功课,并负担其大学及留学费用。刘远义学成后创业成功,得知吕天梅女儿即将结婚,赠予1530余万元作为回报。吕天梅用部分资金还清债务,其余用于慈善助学。

0 阅读:3
神力二三

神力二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