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优秀的人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在特定领域、特定维度上确实比常人看得更远,看得更深,看得更明白,是真正的清醒者。 但同时,认知真正的突破往往发生在跨领域边界(如物理学思维改造经济学)、反共识领域(如量子生物学挑战经典理论)或认知模式革新(如神经符号学融合)时。优秀的人更能保持认知的“锐度”与“钝感力”平衡,如批判性思维:优秀者更擅长“元认知”——即对自身思考过程的反思。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在推导公式时,会同时构建多个相互矛盾的假设模型,通过试错逼近真理。 优秀的人还有更强的类比能力:如达芬奇手稿中用水流模拟血液流动、用植物根系类比神经网络的笔记,展现其跨学科联想能力,这种能力使复杂问题可被“降维理解”,从而发现新的认知。 正是优秀的人才这些品质,才让他们把世界看得越清,对自己的怀疑更多,对认知的新突破越期待。 二、认知的圈层升华与指数扩张 1.普通人认知水平低,如同站在山村小圆圈,接触的未知领域少,误以为已掌握大部分知识;而优秀的人认知水平高,如同走出大上看到更新的世界,接触的未知领域更多,越能感知到大山外面的世界,认知的边界这就更广大。例如普通员工只能看到自己的工资高不高,工作累不累,家人满不满意;优秀员工则看到公司的发展前景,行业的潜在隐患,自己的工作效益与成就在公司的地位,所以就有了更多的优患意思,对自己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思考与努力。 据哈佛大学研究显示,顶尖科学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密度是普通人的10倍,但同时他们感知到的未知领域是普通人的50倍。所以优秀的人才会更觉得自己无知。 2.普通人认知水平低,常处于“愚昧之峰”,高估自身能力;优秀的人认知水平高,则处于“绝望之谷”,意识到自身局限。 例如以“经验主义”对抗医学常识,用民间偏方治急症。用“鱼腥草煮水”治疗肺炎(误信清热解毒功效),拒绝抗生素,导致病情恶化转重症监护室。他们未区分“炎症”与“感染”本质差异,忽视细菌感染需针对性抗菌治疗。 再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颠覆经典时空观。但晚年致力于统一场论,试图融合引力与电磁力,但未能成功。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虽能解释宏观现象,却无法调和量子力学的概率性本质,这种矛盾让他意识到人类认知的“中间性”特征。 这就是优秀的人与普通人在对待认知的区别,优秀的人认知水平高,遇到的问题就更多,就会越怀疑自己,普通人认知水平低,面对的问题少,就更无畏。
一、越优秀的人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在特定领域、特定维度上确实比常人看得更远,看得更深
神力二三
2025-05-12 06:11:54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