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天,赣州城外炮火连天,侯中英带着红三军团第一师拼命往城里冲,他没想到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14 14:21:45

1932年春天,赣州城外炮火连天,侯中英带着红三军团第一师拼命往城里冲,他没想到,这次战斗计划被人出卖了。

敌人早有准备,一边放火一边从地道里突然杀出,把红军阵地切成几段,侯中英带人死守阵地,一直顶到弹尽援绝。

他本可以撤,但为了掩护政委和队伍,他回身折返,不幸落入敌手,后来的事,惨得让人不忍细看。

侯中英是湖北阳新人,从小吃过的苦,比砖还硬,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母早死,他十四岁就进煤矿打工,住在矿洞潮湿的角落,白天被矿主骂,晚上躲在书社学点字。

1924年,他加入了龙山书社,听人讲工人该有的权利,讲马克思的道理,他坐在地上听得入了神,那时候他还叫侯国栋。

北伐的时候他参军了,打到江西,进了共产党,这人脑子活,打仗不怕死,1928年回阳新,悄悄组织起一支农民武装。

那年冬天,他带着十几条枪,拉起小箕铺民团反了天,没多久,他就被调进红三军团,成了第一师师长。

红军里的老兵都服他,说他打仗猛,脑子快,敢吃苦不怕死。

红军打长沙那年,侯中英带兵从南门突进去,自己扛着机关枪冲在最前头,后来攻打方石岭,他趴在山头,一连三天没换衣服,冻得嘴唇都发青。

可人家就是顶住了,咬着牙把阵地守下来,那个时候,谁都说,这小伙子,是个硬骨头。

可惜,硬骨头也怕背后捅刀子,1932年3月,中央决定攻赣州,侯中英带第一师打头阵。

那是一场硬仗,赣州是国民党经营多年的重镇,城墙厚,兵力足。

毛泽东原本反对打,说这城打不下来,但临时中央非要试一试,命令一下来,侯中英什么也没说,咬紧牙往前冲。

敌人早就从叛徒口中知道了红军计划,侯中英带人一到,就碰上了地道里的伏兵,地雷、火油、夹墙,一样不缺。

红军损失惨重,一些部队甚至没撑过一小时。侯中英一边指挥突围,一边护着通讯员和政委往外撤。

他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子弹擦着他肩膀飞过去,他还在喊“别乱、往南边走!”直到最后,他自己也中弹了。

他没退,反而又折回来查看有没有落下的弟兄,结果刚转过街口,就被敌人围住,他没枪了,举着匕首还扑了上去,被人从背后一棍子打倒在地。

他的耳朵被割了下来,鼻子也没了,眼睛被刺瞎,敌人想让他跪,想让他说出红军的行踪,可他吐了口血,骂了一句脏话。

“共产党万岁!”他喊,声音像从地底下炸出来的,“红军万岁!”敌人气疯了,把他肚子剖开,肠子流了一地,他竟还笑了一下,说:“你们完了。”

他死时才三十出头,有人说他是1900年生的,也有人说是1909年,没人能说清楚,但有一点肯定,他死得壮烈,死得像个兵。

他死前,敌人还特意拍了张照片,想拿去当反面教材,可那照片被人偷出来,反而成了红军精神的象征。

阳新县党史办后来翻出那张照片,照片上的他眼睛全是血,但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好像在说:“我怕你个锤子。”

那年,阳新送出去的红军不少,像潘涛、曹大骏这些人,也都在外地打过硬仗,但没人像侯中英这么死法儿,真是拿命拼出来的烈士。

后来有人说,那场赣州战役不该打,毛泽东在井冈山时就说过,这城攻不下来,地形不利。

但临时中央坚持,说要“打出气势”,结果打进去的是命,流出来的是血。像侯中英这样的将领,本可以留着带兵打游击,却死在了错误的决策下。

阳新县现在还立着他的纪念碑,老百姓说,这人当年穿的布鞋、打的土枪,可骨头比铁还硬。

即使敌人剖了他,他也不肯屈服一句话,他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现在学校里还在讲。

有人说,烈士死得壮烈,是因为他们不怕死,其实不是,他们怕。

但他们更怕背叛理想,更怕让战友失望。侯中英不是不怕死,他只是不肯弯腰。

参考资料: 《党史纵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2021年第4期,第45-47页。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2
2025-05-14 17:37

赣州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没有攻坚利器很难打,再话了,周围都是古城墙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