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 20 多年高血压门诊,见过太多患者捧着血压计唉声叹气:“大夫,我咋就得了这一辈子摘不掉的‘帽子’?” 今天我就来说一次大实话 ——世上本没有高血压,不过是你的肝肾玩起了 “跷跷板”,失衡了! 这话听起来玄乎,可道理比白开水还实在! 中医眼里,人体就像精密的仪器,肝肾两脏是关键 “零件”。肝主疏泄,像个阀门控制气血流速;肾主藏精,好比水库滋养全身。正常情况下,肝的 “动” 和肾的 “静” 相互制衡,血压自然稳稳当当。 可现代人熬夜刷手机、顿顿重口味、遇事憋闷气,肝肾这对 “老搭档” 彻底乱了套 —— 肝火越烧越旺,肾水越来越少,“跷跷板” 一头高一头低,气血横冲直撞,血压可不就爆表了? 西药降压,就像给失控的跷跷板绑石头,表面压下去,内里还是歪的。 而中医调理,讲究 补水灭火,让跷跷板重回平衡。我常跟患者说:“调肝肾就像浇花,得一边给‘枯萎的根’(补肾)浇水,一边剪掉‘疯长的枝’(清肝)。” 给你们看个鲜活案例: 48 岁的赵女士,高血压 5 年,吃着两种降压药,血压却在 150/100mmHg 反复横跳。整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晚上燥热得睡不着,白天又冷得裹棉袄,典型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我给她开方:用熟地黄、山茱萸大补肝肾之阴,像给干涸的水库蓄水;配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把上冲的肝火 “按” 下去;再加点龟甲滋阴潜阳,给失衡的 “跷跷板” 找支点。同时叮嘱她每天用枸杞子、菊花泡茶,辅助清肝明目。 用药半个月,赵女士反馈夜里能踏实睡四小时了;三个月后,血压稳在 130/85mmHg,降压药减到每天半片。更惊喜的是,她多年的手脚冰凉、潮热盗汗全消失了! 最后再啰嗦几句:调高血压,千万别盯着数字死磕!肝肾平衡了,气血和顺了,血压自然乖乖听话。
干了20多年高血压门诊,见过太多患者捧着血压计唉声叹气:“大夫,我咋就得了这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5-15 17:14:55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