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
主要信源:(半岛网——发现青岛:18岁 他用步枪打下日本飞机)
1943年秋,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五旅64团205连驻扎在一个山村休整。
18岁的战士宋岭春是连队有名的神枪手。
他出身山东山区猎户家庭,从小随父打猎,练就了沉稳性格和百步穿杨的枪法。
入伍后,他凭借天赋和刻苦,成为射击尖子,获配一支缴获的日军“三八大盖”步枪。
他视枪如命,精心保养,确保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一天中午,连队正在村中吃饭。
突然,天空传来轰鸣,四架日军飞机来袭。
连长紧急下令隐蔽。
战士们迅速冲入附近树林草丛。
宋岭春敏捷地钻进深草,匍匐隐蔽,拨开草叶观察。
敌机盘旋投弹,宁静山村瞬间陷入火海,房屋倒塌,浓烟滚滚,村民哭喊声不绝于耳。
宋岭春目睹家园被毁,怒火中烧。
敌机投弹后并未离去,反而降低高度,进行嚣张的低空扫射,子弹如雨泼洒。
日军飞行员仗着八路军防空薄弱,极为猖狂。
宋岭春紧握三八大盖,盯着其中一架飞得最低、最肆无忌惮的敌机。
飞机几乎擦着树梢,飞行员面孔隐约可见。
一个大胆念头在宋岭春脑中闪现:用步枪打下它!
这想法极其冒险,违反隐蔽纪律,可能暴露全连位置招致报复。
但看着敌机屠杀同胞的暴行和飞行员嚣张姿态,强烈的战斗欲望压倒顾虑。
他决心冒险一搏!
他强迫自己冷静,猎人本能和射击技巧发挥作用。
他迅速判断飞机轨迹、速度、高度,深知需要极高提前量和精准度。
他屏息凝神,世界仿佛静止,只剩他与敌机。
他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机会来了!
那架敌机为精确扫射开阔地,再次降低高度,速度减缓,轨迹平直。
宋岭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瞬间!他猛地半跪起身,动作迅捷如电。
稳稳端起三八大盖,枪托抵肩,脸颊贴枪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锁定目标,果断扣动扳机!
“砰!”枪声在爆炸间隙格外清脆。
奇迹发生!
被瞄准的敌机机身剧震,随即失控,机头下栽,拖着黑烟挣扎飞向远处,不久便一头扎进山坳,轰然爆炸,火光冲天!
成功了!
宋岭春用步枪击落了日军飞机!
隐蔽的战友目睹这难以置信一幕,短暂惊愕后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连长激动派人确认:敌机坠毁,飞行员毙命!
全连士气大振,宋岭春成为英雄。
消息迅速传遍胶东军区乃至山东军区。
用步枪击落飞机,在整个八路军抗战史上堪称奇迹!
军区核实后,通令嘉奖宋岭春,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事迹登报,极大鼓舞抗日军民,证明即使装备落后,智慧与勇气也能创造奇迹。
这次经历深刻影响了宋岭春。
荣誉面前,他未迷失,反而更清醒认识战争残酷与责任重大。
他明白成功有运气成分,战场胜利更需过硬本领和纪律。
他训练愈发刻苦,不仅精进枪法,还学习战术指挥和生存技能。
他将步枪打飞机的经验,特别是提前量判断和射击时机把握,无私传授战友,提升全连水平。
宋岭春的事迹和成长赢得尊敬与信任。
他从战士成长为骨干,后任班长、排长。
常以亲身经历教育新兵:面对强敌困境,须保持冷静头脑和必胜信念,敢于抓住战机,更要苦练杀敌本领。
他总说:“咱装备不如鬼子,但智慧和勇气,一点不比他们差!”
抗战胜利后,宋岭春继续服役,参加解放战争,始终保持老兵坚韧和神枪手敏锐。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地方,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
鲜少主动提及击落敌机的辉煌往事,但那战火淬炼的勇气与智慧,已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烙印。
宋岭春步枪打飞机的传奇,是抗战史上智慧与勇气的璀璨篇章。
它生动诠释了在敌强我弱条件下,中国军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精神。
这一奇迹战例,不仅当时鼓舞了士气,也成为后世抗战史中永载史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