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似乎有些焦虑,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发泄情绪,正巧印度给了他一个机会,成了他情绪宣泄的“出气筒”。这时候,印度反对党也趁机逼迫莫迪政府,提出了几个犀利的问题。如果莫迪无法做出有效回应,这次政治危机可能让他难以继续稳坐总理的位置。那么,特朗普到底做了什么,而莫迪政府又为何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在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俄乌冲突以及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本应迅速淡化的巴以冲突,却意外地被印度推到风口浪尖。近期,印度似乎开始偏向“反美”,一再挑衅美国,甚至公开宣称,印巴停火是两国自行协商的结果,并非美国斡旋的成果。然而,特朗普此前却不止一次大肆宣扬,印巴停火是他亲自斡旋的结果,强调美国的介入才是停火协议达成的关键。莫迪此时的反驳,无疑是在间接揭穿特朗普的“谎言”,这让特朗普有些下不来台。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当然不甘示弱,也开始调侃反击。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在7月19日与共和党议员的晚宴上表示,尽管5月初的印巴冲突中确实有5架战机被击落,但并未明确透露是哪一方的战机。根据当时的报道,巴基斯坦方面否认了战机被击落的说法,法国也间接透露,阵风战机是服役20年来首次被击落,这间接证明了5架战机来自印度,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机、1架米格战机和1架苏-30战机。
尽管在停火后,莫迪宣布印度获得了“巨大胜利”,并在国内举行了庆祝活动,甚至计划派遣宣讲团在G7峰会和其他重要国际场合上宣传这一“胜利”,但对于外界来说,事实摆在眼前,印度的胜利宣传或许能暂时蒙蔽国内民众,但外部世界的眼睛绝对不会被轻易欺骗。
尽管印度一贯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莫迪政府在战略上明显倾向于与中国竞争,这也使得美国成为印度“非要不得罪”的重要盟友。在这一背景下,莫迪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撒谎,而特朗普则抓住印度最近的“反美”举动,揭穿了印度的谎言,迫使莫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尤其是印度反对党提出的两项尖锐质疑,几乎要将莫迪政府彻底推向风口浪尖。
据多家媒体报道,印度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猛烈抨击莫迪政府隐瞒事实,要求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战略审查”。尽管印度执政党议员立即反击称拉胡尔的言论“别有用心”,但民众的反应却异常强烈,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争议愈演愈烈。一部分人坚持认为,特朗普并未明确指出是哪一方的战机,那么为什么不能假设是巴基斯坦的呢?另一些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的战机损失已经得到了“特朗普认证”,反驳的意味十足。
此时,执政党为何如此紧张?因为在印巴冲突期间,巴基斯坦出动了歼-10战机。如果印度的战机被击落,意味着印度在空战中的表现连巴基斯坦都不如,而印度却一直宣称要与中国一较高下。如此一来,印度的空军实力和国防能力就成了质疑的焦点,执政党自然想捍卫自己脆弱的政治面子。与此同时,反对党则毫不留情,试图揭露印度在空军领域的实际弱点。
不过,莫迪如果选择保持沉默,或许一切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化。然而,印度反对党显然不会就此罢休。短短24小时内,反对党再度向莫迪政府提出了一个涉及中国的“灵魂拷问”。《印度时报》援引消息称,拉胡尔·甘地对莫迪政府大力推动的“印度制造”提出质疑,举例说明,所谓的“印度制造”电视机,80%的零部件实际上都依赖中国进口,组装后才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这无疑是在欺骗民众。
事实上,甘地此前在公开演讲中就曾披露过相关的数据,表明印度制造业从未实现真正崛起。从2014年至2024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15.3%下降至12.6%,刷新了60年来的最低值。而在当前关税战未决的情况下,2025年印度制造业的占比预计只会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印度时报》也报道过,印度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极高,尤其是在稀土磁铁的进口上,几乎100%来自中国。印度的本土汽车制造业几乎在关税战爆发三个月后就耗尽了稀土资源。上个月,印度曾派人与中国商讨相关事宜,莫迪最近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的会议上频频表示希望缓解与中国的关系。然而,印度近日被曝出伪造文件,将中国稀土进口后再出口给美国,中印之间关于稀土的争端已然彻底破裂。
不可否认,反对党的指控深刻且致命。如果深入调查这两点,莫迪政府将无可辩驳。而莫迪此时应该做的,并不是在这两个问题上纠缠对错,而是应尽快采取外交转向,采取更为诚恳的态度与中国缓解关系;在制造业领域,也应推动改革,提升产业链水平。然而,这一切需要长时间的改革和巨大的投入,对喜好短期功利的莫迪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