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13岁的康熙大婚。新婚之夜,皇后赫舍里羞涩地揭开盖头,抬手就要给康熙

勇敢小妹 2025-08-06 12:37:04

1665年,13岁的康熙大婚。新婚之夜,皇后赫舍里羞涩地揭开盖头,抬手就要给康熙宽衣。吓得康熙“腾”地起身,跑了出去。 ​​​1665年,年仅13岁的康熙皇帝就被推上了婚姻的“快车”,娶了个名门望族的赫舍里氏当老婆。赫舍里呢,比康熙还大三个月,她家势力大得吓人,是孝庄太后为了搞定鳌拜那老家伙,特意挑的政治联姻对象。康熙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再加上被太监带回的一张说是赫舍里的“柿饼脸”画像给吓了一跳,更是满心抵触。就算孝庄太后再怎么劝,他也是硬着头皮上的。 红烛的火苗在金盆里晃,映得满室喜字都在抖。 赫舍里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刚碰到康熙的盘扣,就眼睁睁看着少年天子像被针扎了似的弹起来,明黄色的龙袍扫过床沿,带倒了案上的合卺酒。 “哐当”一声,瓷瓶碎在地上,酒液溅湿了她的裙摆,像朵突然蔫了的红牡丹。 她慢慢收回手,指尖冰凉,盖头被她自己揭开时,鬓角的珠花还在颤,映着铜镜里的脸——哪是什么柿饼脸?眉眼清秀得很,就是此刻嘴唇抿得发白,像藏着话没敢说。 外头传来太监们慌乱的脚步声,夹杂着“万岁爷慢点”的呼喊,渐行渐远。 赫舍里坐在床沿,听着红烛爆了个灯花,心里头五味杂陈。 她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的婚事早被家族和宫里算好了。阿玛说“为了赫舍里家,也为了皇上”,额娘塞给她的锦囊里,装着“温婉恭顺”四个绣字。 可没人教过她,新郎会在新婚夜跑掉啊。 御花园的假山上,康熙扒着石狮子喘气,龙靴上还沾着洞房里的红绒毯毛。 “什么皇后,”他对着月亮嘟囔,“还没朕养的那只雪豹好看。” 身后的李德全揣着手,大气不敢出。这画像确实是他找人画的,那天赫舍里家送画像来,画师急着赶工,把姑娘画得圆了些,他也没细看就呈上去了。 现在想想,后脑勺都在冒汗。 “万岁爷,天凉,要不回吧?”李德全小声劝。 康熙梗着脖子:“不回!朕宁可在这儿喂蚊子,也不看那柿饼脸!” 话刚落,就听见假山后传来咳嗽声,孝庄太后披着披风,由宫女扶着站在那儿,眼神比秋夜的露水还凉。 “蚊子比皇后还体面?”太后的声音不高,却让康熙瞬间矮了半截。 他磨磨蹭蹭地跟着太后往回走,心里老大不乐意,脚底板像拖着铅块。 走到坤宁宫门口,太后停下脚步,指着门里:“进去。她是你明媒正娶的皇后,赫舍里家的姑娘,不是你能说跑就跑的。” 康熙咬着唇,推开门时,看见赫舍里正蹲在地上,用帕子擦着碎瓷片。 烛光落在她侧脸上,鼻梁挺括,睫毛长长的,哪有半分“柿饼”的影子? 他愣了一下,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的话本,说有位公主被画师画丑了,害得没人敢娶。 “你……”他刚要开口,赫舍里已经站起来,福了个礼,声音轻轻的:“皇上回来了。” 她没提跑掉的事,也没抱怨,只是转身去倒了杯热茶,递过来时,手指还在微微发颤。 康熙接过茶杯,烫得指尖发麻,却没撒手。 那晚他终究没再跑,就坐在椅子上,听赫舍里讲她小时候在府里种的石榴树,讲她额娘教她绣的荷包。 红烛燃到半夜,他迷迷糊糊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身上盖着件绣着凤纹的披风。 赫舍里趴在对面的妆台上,睡得很轻,眉头还蹙着。 后来康熙才知道,那画像根本是场乌龙。 赫舍里不仅不丑,还写得一手好字,算得清账目,甚至能听出他读奏折时哪个字念错了。 鳌拜在朝堂上撒野时,她会把赫舍里家收集的罪证悄悄递给他;他练骑射摔了腿,她提着药箱来,比太医还细心。 再后来,没人再提新婚夜跑掉的事。 只是偶尔康熙会故意逗她:“当年朕要是真跑回御花园喂蚊子,你怎么办?” 赫舍里正在给他研墨,闻言抬头笑了,眼里的光比红烛亮:“那臣妾就提着灯笼,去假山后头找皇上啊。” 信息来源:据《清实录·圣祖实录》及《清史稿·后妃传》整理

0 阅读:0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