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俄罗斯军队将一百多名前阿萨德政权人员,从卡米什利机场转移至拉塔基亚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据说这些人最终将被转移至利比亚。 这些人都是在2024年底的时候,阿萨德政权扛不住反对派的冲击,说垮就垮了,才赶紧跑到莫斯科躲着。 可新上来的叙利亚临时政府不依不饶,领导人朱拉尼放话,说要让俄罗斯保住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也行,得把阿萨德交出来。 这招儿确实厉害,等于捏住了俄罗斯的七寸。临时政府刚成立那会儿,俄罗斯还想着跟他们周旋,副外长波格丹诺夫专门跑过去谈,说希望临时政府履行安全承诺,保护俄外交人员和基地安全。 可朱拉尼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把话撂在桌面上,不交人就别想安稳待着。这就让俄罗斯陷入两难境地:不交人吧,基地可能保不住;交人吧,不光丢了面子,以后还怎么在中东混? 再看俄罗斯的应对,把前政权人员从卡米什利转移到赫梅米姆,表面上是换个地方安置,实际上可能另有打算。卡米什利位于叙利亚东北部,靠近土耳其边境,局势复杂,而赫梅米姆在西部沿海,由俄军直接控制,安全系数更高。 更关键的是,赫梅米姆有直飞利比亚的航线,这就为下一步转移提供了便利。有消息说俄罗斯正和利比亚那边沟通,打算把这些人送到利比亚东部的托布鲁克,那儿有亲俄的地方武装控制,相对安全。不过利比亚自身也是乱糟糟的,东部和西部政府对峙多年,俄罗斯这会儿把人往那儿送,背后的意图值得玩味。 话说回来,俄罗斯这么折腾其实也是没办法。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支点只剩下这两个基地,要是保不住,整个中东棋局都得乱套。 但临时政府的要求又让俄罗斯骑虎难下,毕竟阿萨德是普京一手扶持起来的盟友,把他交出去无异于背叛,以后谁还敢跟俄罗斯合作?所以俄罗斯只能在其他方面找补,比如加大对基地的防御投入。 根据卫星照片,赫梅米姆基地最近增加了防空导弹部署,塔尔图斯港外也有俄军舰艇巡逻,摆明了是要硬扛到底。 可临时政府也不是吃素的。朱拉尼一边向俄罗斯施压,一边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他先是访问沙特、土耳其等地区国家,又和欧盟搭上了线。欧盟这会儿也挺矛盾,一方面想借临时政府之手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又担心叙利亚局势不稳会导致难民潮和极端主义外溢。 所以欧盟一方面表示支持临时政府的包容性政治对话,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就这么吊着。美国那边更有意思,虽说拜登政府没直接表态,但有迹象显示美国在暗中支持临时政府,比如提供情报和技术援助。这就让俄罗斯的处境更加艰难,既要应付临时政府的明枪,又得防着美欧的暗箭。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在这事儿里也没闲着。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以色列加大了对叙利亚的空袭力度,目标直指俄军基地和伊朗支持的武装。 12月12日以色列国防军宣称摧毁了叙利亚90%的防空系统,这明摆着是给俄罗斯下马威。以色列这么做,一是为了削弱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二是试探俄罗斯的底线。要是俄罗斯连自家基地都保不住,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行动就更无忌惮了。 现在最尴尬的可能就是阿萨德本人了。虽说躲在莫斯科有普京罩着,但日子肯定不好过。克里姆林宫虽说给了他庇护,但附加了严苛条件,比如禁止他参与政治活动,也不能组建流亡政府。 阿萨德的长子最近报考俄罗斯军事学院,这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流亡家族在为后路筹谋。可即便如此,临时政府还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他发出了通缉令,要求俄罗斯配合引渡。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只能含糊其辞,说“人道主义援助不涉及细节”,可见俄方也知道这事儿理亏,但就是死鸭子嘴硬。 这场博弈的背后,其实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大洗牌。阿萨德政权垮台后,叙利亚政治版图更加碎片化,临时政府虽说名义上接管政权,但实际控制区域有限,库尔德武装、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极端组织等势力错综复杂。 俄罗斯要是保不住基地,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可能会被土耳其、以色列甚至美国蚕食。而临时政府要想站稳脚跟,既得依靠俄罗斯的军事存在来稳定局势,又得借助美欧的支持来获取合法性,这种矛盾的处境注定了双方的谈判不会一帆风顺。 俄罗斯这次转移行动表面上是人员调动,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通过将前政权人员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并为后续转移铺路,俄罗斯试图在保住基地和维护盟友之间找到平衡。而叙利亚临时政府则利用手中的筹码步步紧逼,试图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
北约军队团团围住阿拉斯加,其实也是在警告俄罗斯。可是普京也不是好惹的,他敢前往阿
【7评论】【19点赞】
15xxx92
新卖国贼要抓老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