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炸裂的消息来了!乌军2架F-16战机突然杀到,发射美制制导炸弹轰炸了库尔斯克州特特基诺周边俄军目标。 信源:鲁中晨报——拦截俄大规模空袭,乌军F-16机毁人亡! 边境空域近来交火频密,预示着俄乌冲突已然步入一个更为激烈的阶段。乌克兰的F-16战机,其角色从后方防御转为前线攻击,成为此次转变的核心焦点。曾用于拦截俄方“天竺葵”和“天狼星”等大型无人机及巡航导弹的F-16,如今已直接深入前线空域执行任务。乌方F-16战机协同苏-27重型歼击机,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特特基诺周边的目标实施打击。有报告指出,袭击目标包括俄方无人机指挥中心,显示其攻击性角色的确立。 此次F-16的突袭,与此前乌方无人机队于6月20日晚间对克里米亚巴克奇萨赖军事基地的攻击,以及不到五天前摧毁金伯恩沙嘴俄方弹药库的行动,这些行动意在切断俄方后勤补给线,打击其后方命脉。 乌方飞行员在丹麦接受了不到半年的F-16特训,对战机的操控熟练度有所提升,为前线攻击奠定了基础。尽管完全掌握F-16的复杂作战技能,如空战、对地打击和电子战协同,仍需6至8个月的实战磨合,但现有技能已足以支持当前的前线攻击任务。 与此同时,美国也已批准向乌克兰出售F-16战机零配件及配套服务,以维持其作战能力。正是得益于这些援助,乌方F-16得以从单一的后方防空任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具进攻性的前线行动中。 面对乌方的战术调整,俄方也迅速部署了多维防御体系。俄方空天军的苏-35S战机,作为制空主力,近期有消息称其已开始挂载新型R-77M中程空空导弹。这款被誉为“俄版霹雳-15”的导弹,旨在显著提升俄方的空中拦截能力。为专门应对F-16这类中型战机,俄方已在前线增配S-350“勇士”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反导拦截半径达120公里,可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 此外,俄方苏-57隐身战机也开始在前线空域常态化巡逻,凭借其隐身优势,试图对乌方战机形成“代差压制”。俄方在冲突初期凭借苏-35S、苏-34等战机和S-400防空系统,迅速掌握了乌克兰大部分空域的控制权。 尽管F-16在战术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频繁执行前线攻击任务,意味着将自身暴露在俄方先进防空系统和战机面前,被击落的风险显著增加。F-16战机及其JDAM炸弹的成本高昂,对乌克兰的后勤补给和西方援助能力构成了长期考验。 乌克兰本土缺乏F-16所需的专用维护设备和零部件,目前高度依赖荷兰、丹麦等国的技术支持。这使得其作战能力易受战时中断影响。尽管有约50名乌方飞行员接受了培训,但完全掌握F-16的复杂技能仍需数月实战磨合。 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乌方F-16的突袭可能采用了超低空突防和电子干扰战术,使得俄方部分防空网(如S-400系统)未能成功拦截,但这种战术的持续有效性仍待观察。从实际战果看,乌方F-16对库尔斯克的突袭在战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根本改变前线态势。俄方在遭受袭击后,迅速修复了受损设施,并加强了周边空域的防空警戒,乌方也未立即投入更多F-16扩大战果,仍保持“谨慎试探”姿态。 F-16的投入可能预示着西方对乌武器援助的进一步升级,包括提供更先进的空对空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作为回应,俄方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除了加强防空部署和隐身战机运用,还可能加大对乌克兰西部战机维修基地和弹药库的打击力度,以削弱乌方空中力量的源头。这种“升级-反升级”的循环,恐将使俄乌冲突陷入更深层次的消耗战。 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对俄方采取强硬立场,例如拉脱维亚已禁止俄方公民购买房产,立陶宛对乌方的军事援助资金已超过其本国GDP的1.5%。同时,美方媒体报道称,某中东大国私下向俄方提供弹药,红海区域欧洲油轮频繁遭到袭击,凸显全球供应链和能源安全的脆弱。全球能源市场因此陷入混乱,布伦特原油价格单周飙涨8%,类似2022年冲突爆发初期的抢购潮再次出现。 欧盟第七轮制裁针对俄方液化天然气,而德国却重启了煤电厂,欧洲民众的电费账单飙升,引发对制裁政策的抱怨。俄罗斯央行紧急抛售人民币兑换外汇,导致卢布汇率闪崩至93兑1美元,也反映出其经济面临的外部压力。克里米亚大桥再次被封锁,而乌方F-16深入俄方本土的行动,进一步验证了现代战争已没有绝对后方的残酷现实,将冲突的波及范围推向新的广度。 F-16的参战无疑为乌克兰带来了新的战术选择和心理优势,但其面对的俄方反制体系同样强大且不断调整。这场空中力量的较量,不仅是技术和战术的对抗,更是后勤保障、经济实力和国际支援的综合比拼。随着空中对抗的升级和国际博弈的深化,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将更加复杂多变,其对欧亚乃至全球格局的影响也将持续显现。
美国空军进入乌克兰,执行空中保护任务,收费100亿美元!F-35隐身战机巡逻乌克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