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中国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说完,他猛然夺过军刀,正要自杀,却被日军拦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齐学启的人生轨迹原本可以很安稳,1903年出生在湖南宁乡的书香门第,1923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诺维琪军校深造。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的,回国后大多选择在政府机关或大学任职。 但1929年回国后,齐学启选择了最危险的道路——进入军队。两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正带着宪兵第6团驻守上海。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突然进攻上海闸北。齐学启的部队分散在市区各要点,兵力处于劣势。按常理,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撤退是明智选择。 但齐学启选择死守,整整一个月,他的部队伤亡过半,依然寸土不让。这场被称为“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斗,让日军第一次领教了中国军队的韧性。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时,齐学启已是税警总团参谋长。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新38师,师长是后来名震中外的孙立人,齐学启任副师长。 1942年春,新38师作为中国远征军一部入缅作战。4月16日,英军第1师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7000多人弹尽粮绝。英军指挥官甚至准备烧毁军旗投降。 新38师113团接到救援命令后,800多名官兵急行军一昼夜,以少胜多击溃日军一个大队,解救了全部英军。这是二战中中国军队拯救盟军的经典战例。 英国授予齐学启帝国勋章,这是当时英国给予外国军人的最高荣誉。但仅仅一个月后,命运就急转直下。 5月初,日军切断了远征军退路。齐学启在卡萨指挥作战时与主力失散,路上遇到十几个新38师的伤兵,都是在之前战斗中负伤掉队的。 按军事常识,带着伤员行军等于自寻死路。但齐学启不忍丢下他们。他砍竹子做竹筏,让伤员顺流而下,自己带着能走的在岸边掩护。 5月23日,在荷马林上游,他们被日军包围。齐学启对伤员们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弹尽各自裁。”激战中,十几个伤员全部牺牲,齐学启腹部中弹昏迷。 被俘后的齐学启拒绝进食,拒绝治疗。日军旅团长亲自劝降,他的回答是:“速枪毙,勿多言!”说完又去夺刀自杀。 日军无奈,将他送往仰光战俘营。在那里关押着中、美、英、印等国战俘数千人。齐学启成了战俘营的精神支柱。 1944年5月,汪伪政府陆军部长叶蓬带着12人代表团来到仰光。他们带来了委任状、金条,还有齐学启家人的照片。 “齐将军,南京给您留了陆军副总长的位置。”叶蓬说。齐学启的回答是一串他们听不懂的英语脏话。 叶蓬在仰光待了两个月,用尽各种手段。最后他想出一个毒计:挑拨其他中国战俘,说齐学启阻碍了大家的前程。 战俘营里确实有几个软骨头,蔡宗夫原是国军连长,章吉祥是排长,他们相信了叶蓬的鬼话,开始找齐学启麻烦。 1945年4月,日军在缅甸节节败退。蔡宗夫等人知道盟军即将解放仰光,害怕自己的叛徒行径败露,决定杀人灭口。 4月9日深夜,章吉祥趁齐学启上厕所时,用尖刀刺进他的腹部。英国军医上校跪求日军允许手术,但日军拒绝了。 齐学启在病床上又挺了34天。战俘营的各国战俘轮流守在他床边,为他祈祷。5月13日夜,齐学启去世,距离日本投降只有三个月。 一个月后,英军解放仰光。蔡宗夫等人被抓获,后被枪决。 信源:身陷敌营宁死不屈——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将军——新华网
1938年,桂军189师长俘虏了两名日军。看着日军矮小的身材,师长灵机一动,想到
【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