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商量了,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

天天纪闻 2025-09-11 16:40:31

没得商量了,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费,那就让他根本收不到,又不是只有美国市场才有业务以及不可放弃。   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来了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用实际行动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事情还得从美国的一项提议说起。2025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要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高额费用,单次最高可达150万美元。理由是他们觉得中国在造船和海运领域的发展威胁到了美国的“主导地位”。   这听起来就像一个输不起的孩子在耍赖——自己家的造船业不争气,每年只能造几艘船,而中国一年能造1700多艘,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就把责任归咎于中国“不公平竞争”。   可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不仅违反了WTO规则,还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美国的港口、航运公司、农业团体等纷纷站出来反对。美国最大的远洋货运公司首席执行官警告说,如果对中国船罚款,掏钱的还是美国人,因为他们公司24艘船里有16艘是中国造的。   美国农业运输联盟也急了,他们担心加税会让美国农产品更难出口,要是每艘船再加一笔过路费,美国大豆、小麦等出口可能会大幅下降。   就连美国港口协会都看不下去了,直言这会扰乱美国港口和运输行业,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上升。但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最终还是推出了这项政策。   既然美国要收港口费,那中国就干脆让你根本收不到。中国航运企业用脚投票,大幅增加其他地区的航线,唯独缩减前往美国港口的航线。   从上海港到深圳港,从广州港到青岛港,各大港口都在忙着开通新航线,目的地直指拉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2025年以来,上海港新增12条国际航线,深圳港盐田港区新增11条,这些新航线就像一张大网,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曾经繁忙的美国西海岸港口,却陷入了冷清。   洛杉矶港5月份的货物吞吐量比预期减少了25%,长滩港的货运量较正常水平下降了35%-40%,甚至出现了12小时内没有一艘中国货船靠岸的情况。这场景,就像一场无声的抗议,让特朗普的港口费政策成了一个笑话。   中国之所以有底气这么做,是因为全世界有机会的市场多的是。就拿东盟来说,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1-7月,双方贸易额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中国港口新增了多条直航东盟的航线,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   再看看欧洲,中欧班列“中通道”十年间货运量突破1200万吨,运行班列13000余列,搭载集装箱135万标箱,货值近300亿美元。这些“钢铁驼队”不仅运输量大,而且速度快、成本低,成了中欧贸易的重要纽带。   就连非洲和拉美,中国航运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地中海航运公司开通了连接中国与西非、秘鲁的航线,中国车企的汽车运输船通过红海航线将汽车运往欧洲,避开了美国港口的“麻烦”。   更让美国尴尬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并没有违反任何国际规则。美国的港口费政策本身就存在问题,比如是否对美国实体拥有的中国造船只收费,这可能违反了美国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而中国调整航线、发展其他市场,完全是基于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战略。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说,如果美国坚持加征港口费,只会扰乱全球供应链,最终反噬美国经济和就业。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港口因为货运量下降,工作岗位大幅减少,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无奈地说,过去两周有1575名工人在竞争733个岗位。   特朗普政府可能以为,通过征收港口费就能迫使中国妥协,就像他们在其他贸易问题上试图做的那样。但他们错估了形势。   中国不是吓大的,也不是离不开美国市场。相反,中国通过拓展多元化的贸易渠道,让自己在全球经济中更具韧性。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RCEP协定,从与东盟的深度合作到中欧班列的持续增长,中国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贸易网络。在这个网络里,美国港口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不可或缺的中心。   如今,特朗普政府的港口费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没有伤到中国,反而让美国自己伤痕累累。   美国消费者要为更高的商品价格买单,美国企业要为供应链的不稳定头疼,美国港口工人要为饭碗发愁。   而中国,正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在全球贸易舞台上翩翩起舞。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世界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中国根本没必要在一个欺负人的地方吊死。   特朗普的焦虑和慌乱,恰恰反映出美国在这场博弈中的被动和无奈。而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单边霸凌只会自取其辱。

0 阅读:34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