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慈禧大喜,问李莲英:“赏他些什么玩意呢?”李莲英谄媚地笑道:“老佛爷,就把您身边,那个嫩得能掐出水的小丫头,赏给他!”慈禧听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个好主意!” 在清朝末年,新疆地区乱成一锅粥,左宗棠这个湖南人站出来,带兵收复失地。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上加难。想想看,1875年他已经63岁了,还得面对沙俄的虎视眈眈。左宗棠从小就爱看书,尤其是兵法和地图那种实用的东西。家里穷,但他没放弃学习,科举只中了举人,就转头钻研军事。太平天国起事时,他加入湘军,帮着平乱,慢慢打出名堂。等新疆出问题,阿古柏那伙人占了大片地,他主动请战。清廷穷啊,军费凑不齐,他就找胡雪岩借钱,还自己贴补。胡雪岩是商人,帮他搞来银子,解了急。行军路上,风沙大,粮食少,他跟士兵一起吃苦,睡帐篷,坚持下来。1876年,他从肃州出兵,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先收北疆,再打南疆。到1877年,阿古柏败了,新疆大部拿回。1881年,通过条约,伊犁也回来了。这保住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国家来说功劳不小。 左宗棠这个人,治军特别严。每天早上他亲自查营,士兵偷懒就罚,没商量。生活上他简单,吃喝跟大家差不多,朝廷查账时发现他把工资都投军里了,家里过得紧巴巴。收复新疆后,他威望高了,慈禧得表示表示。她掌权多年,国库空虚,外敌多,贪官横行,她自己还爱花钱。这时候赏赐左宗棠,得省着点。李莲英是她身边的太监,靠拍马屁混日子,帮她干脏活,捞好处。他建议把宫里年轻宫女赏给左宗棠,慈禧觉得这法子巧,既省钱又能拉拢人。选中了章怡,这女孩17岁,在宫里伺候慈禧,聪明伶俐。左宗棠进京谢恩时,慈禧就把这事儿定了,让他娶章怡做小妾。他那时候快70岁了,只能领命。章怡被送到左府,日子低调。他没把她当小妾看,像对自家晚辈。他忙公务,教她识字,讲军务。章怡干杂活,慢慢适应。府里人待她不错,没欺负。 这个赏赐背后有猫腻。慈禧忌惮左宗棠功高,怕他生异心。李莲英的点子,说不定带监视意图,宫女能传消息回来。但左宗棠硬气,没给把柄,章怡也没啥可报的。几年过去,1885年左宗棠73岁病重,去世了。家里没多余财产,丧礼简单。章怡帮料理后事。之后,儿子按他意思,让章怡回乡。她带点东西走了,后来嫁了个普通人,生活平稳。左宗棠墓地成了敬仰的地方,每年有人去祭拜。 左宗棠收复新疆,不是光靠运气。他用先北后南的策略,避免两线作战。北疆拿下后,南疆就好办了。缓进是筹粮,急战是抓机会。屯田固边,让军队自给,减轻负担。这套办法,在当时条件下,实打实管用。沙俄想占便宜,但清军硬扛住了。条约签时,谈判艰难,但总算拿回伊犁。左宗棠一生耿直,不贪享乐,这在晚清官场少见。慈禧和李莲英那帮人,表面赏赐,实际算计人心。章怡的事儿,虽是小插曲,但反映了宫廷的勾心斗角。她在左府几年,学了东西,融入家庭。左宗棠走后,她没留在府里,按愿回乡,过上正常日子。这段历史,提醒人国家统一来之不易,得靠实干。
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慈禧大喜,问李莲英:“赏他些什么玩意呢?”李莲英
混沌于浮云
2025-09-11 18:45:18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