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馋哭了:中国又从澳方买了,一买就是9船… 9月19日,根据相关贸易人士

理大国迷雾 2025-09-23 19:38:49

加拿大馋哭了:中国又从澳方买了,一买就是9船… 9月19日,根据相关贸易人士透露,中国低调订购了至多9船的澳大利亚油菜籽,每船规模为6万吨。 原本,加拿大才是中国最大供应国,如今被一脚踢开,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与此同时,太平洋另一端,特朗普政府正式启动了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全面审查。 45万吨油菜籽,这相当于中国年进口量的近10%,这个数量的农产品贸易,在平时可能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但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8月刚刚公布了对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仍然大手笔采购加拿大油菜籽,这一举动背后的逻辑值得玩味。 油菜籽是生产菜籽油和菜籽粕的重要原料,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之一,保障粮油供应是永恒的主题。 即使存在贸易争端,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链条也不能轻易中断。 相比之下,当中国通过大宗商品贸易维护自身民生需求时,美国则试图从AUKUS协议中榨取更多经济收益。 特朗普政府上台不到数月,便将AUKUS这笔“世纪军火生意”放在了谈判桌上反复审查。 到今年9月,审查已持续三个月,结果越来越清晰:特朗普并非要否定协议,而是希望将澳大利亚逼到墙角,让这笔交易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AUKUS协议在拜登政府时期确立,被定位为“印太地区”威慑的核心。 根据原计划,澳大利亚将获得核潜艇技术,而美英则将获得一个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 然而特朗普团队的逻辑十分直接:任何协议都不是铁板一块,想要更好的条件就可以修改,即使已经签过字也可以推翻。 拜登当年拍胸脯的承诺,在特朗普手中瞬间化为浮云。 这种“交易性思维”意味着,承诺的重要性不及“任何特定时间点的数据表现”, 如果能够从盟友那里压榨更多,那么就值得去争取更多,即使这可能会损害盟友的信任。 澳大利亚在AUKUS协议中的处境,完美诠释了什么是“骑虎难下”。 为讨好美国,澳大利亚不惜撕毁与法国的常规潜艇合同,已然得罪了欧盟。 现在退出AUKUS?几乎不可能。 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亚宣布再投120亿澳元,在珀斯建设大规模国防中心,未来美国潜艇都可以来这里维护。 这笔投资像是澳大利亚向美国递交的“投名状”,旨在维持AUKUS项目的推进。 但澳大利亚的噩梦可能才刚刚开始。 到2055年,整个AUKUS核潜艇计划预计将花费2450亿美元,澳大利亚要承担多少? 无论多少都还不确定,因为特朗普一句话,就可能要求增加更多。 澳大利亚似乎陷入了一个无底洞: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太高,无法退出;而继续投入的金额又深不可测。 这就像赌场中已经押上全部筹码的赌徒,只能继续跟注,期待奇迹的出现。 中国下单油菜籽与美国审查AUKUS,两件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战略取向。 即使在贸易争端背景下,仍基于实际需求进行采购,这种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和稳定性,将经济需求置于政治立场之前。 美国则体现出交易性的安全政策,即使是重要的安全联盟,也被视为可重新谈判的交易。这种短期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可能损害长期的联盟信任。 两种取向所产生的国际影响也截然不同。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虽然频繁,却构建了稳定的经济依存关系;美国的安全协议虽雄心勃勃,却因失信于盟友而可能削弱其联盟体系。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将盟友视为“提款机”而非合作伙伴,这种取向可能从根本上动摇美国联盟体系的基础。 对于澳大利亚这样的中等国家来说,战略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完全倒向一方可能意味着失去另一方的机会,甚至丧失战略自主性。 澳大利亚的困境只是这个变革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国际政治的牌局中,中等国家越来越需要学会在巨人之间周旋,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而特朗普对AUKUS的审查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持续变化,美国可能还会以更直接的方式兑现其盟友价值。 届时,国际秩序或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信源:2025-09-19 21:18·观察者网——《加拿大馋哭了:中国又从澳方买了,一买就是9船…》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