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郑丽文是投机分子 张亚中昨天(5日)在“党主席选举政见会”最后一个环节“结论”中全程痛批郑丽文。 10月5日晚上,这场政见会的最后阶段,变成了“对郑丽文的控诉大会”。 熟悉张亚中的人都知道,他不是情绪化的人,能在公开场合用“投机分子”这么重的话形容一个党内候选人,绝对是有备而来。 从1988年开始,郑丽文的历史言论一条条被翻出来:什么“推翻国民党暴政”、“台独建国”,1996年还说“台湾和中华民族无关”。 现场听众一脸错愕,不少人低头翻手机,想确认张亚中是不是在编故事。结果一查,尴尬了,句句属实。 张亚中的尤其那句“当年你攻击国民党最狠,现在却来争国民党主席”,听起来像是政治批评,但背后的潜台词是:你根本不信这个党,你只是想利用这个党。 这种攻击,比政策分歧更致命,因为它动摇的是党内信任的根基。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对“退党动机”的分析。郑丽文2002年离开民进党,外界一直以为是理念不合。 张亚中直接揭底,说她不是因为“反台独”,而是因为被处分、丢了位置才愤而离开。 他还特别强调,“她不是转变立场,是被逼无奈才换地方站”。 这句话一出,现场一片寂静。因为这不是简单的立场问题,这是动机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动机不纯,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打上“投机”的标签。 张亚中并没有止步于“翻旧账”,他还顺手点了个灯塔——李登辉。他说郑丽文今天的路线、说辞、转身方式,和当年的李登辉如出一辙。 李登辉被视为国民党“变质”的根源,他用这个对比,是在提醒党员们:不要再让同样的事发生第二次。 郑丽文不是改革派,是“李登辉第二”,这个标签一旦贴上,恐怕很难撕掉。 而更讽刺的是,郑丽文自己现在也在讲“我是中国人”,还说要推动“两岸共同市场”,主张“九二共识”。 但张亚中冷笑一句:“她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这句话背后,是对她整个政治生涯的否定。 不是说你不能转变,而是你什么时候变的?又是为什么变的?要是为了选举才变,那就不是政治理念,是政治操作。 这场政见会之后,郑丽文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她的竞选团队已经开始降温。本来安排的媒体专访临时取消,社交平台上也不再高频互动。 显然,他们意识到张亚中的攻击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次“定性式”的封杀。如果不拆招,选战会被彻底带偏。 党内气氛也因此变得微妙。连胜文当天晚上就发出声明,提醒所有候选人要“避免人身攻击”,否则将祭出党纪。 表面上看是在灭火,实际上是想拉回战场焦点。但问题是,这火已经点着了,而且烧得正旺。 党内很多人私下说,这次张亚中虽然狠,但讲的都是实话。尤其是黄复兴党部那边,原本对郑丽文略带好感,现在也开始犹豫。 一个候选人的历史清白,一旦被质疑,整个政治信用就会开始塌方。 而更大的危机是民调。虽然郑丽文在网络上声量高达66%,但那是靠“口才”和“形象”撑起来的。 一旦她的历史被重提,那些支持她的“改革派”青年也会开始怀疑:她真的代表改革吗?还是只是换了个壳的旧势力? 张亚中这招,不止是打击她,更是动摇她的基本盘。 政治不是选美,不是看谁话说得漂亮。尤其是国民党现在这种局面,根本容不下“变色龙”。 张亚中这次等于给所有党员提了个醒:不是所有打着改革旗号的人,都是来救党的,有些人是来收尸的。 如果不分清这一点,国民党很可能再一次走上李登辉那条路,表面上掌声雷动,背后却步步沉沦。 更何况,现在的选战早已不是路线之争,而是信任之争。谁能真正代表这个党、谁能带这个党走出低谷,不是靠喊几句口号,而是靠历史、靠底气、靠那份不变的坚持。
罗智强炮轰郑丽文坚持政见说明会难以服众,不甩18名立委联名,以后当上主席怎么与党
【3评论】【5点赞】
云舟
张亚中这顿操作,可能会将以后想转投国民党的人全部拒之门外。纠住早期不放也可以,但是张亚中也应该同时说清楚,郑丽文转投国民党之后,有没有再犯那些言论?有没有对不起国民党的言行?如果将两个阶段的同时说清楚,张亚中就是不公平。
像风一样自由
[点赞]
云舟
张亚中的意思很清楚,曾经反对过国民党的人,就只能一直坚持反对到底,绝对不能浪子回头
云舟
张亚中这顿操作,可能会将以后想转投国民党的人全部拒之门外。纠住早期不放也可以,但是张亚中也应该同时说清楚,郑丽文转投国民党之后,有没有再犯那些言论?有没有对不起国民党的言行?如果不能将两个阶段的同时说清楚,张亚中就是不公平。
用户10xxx12
郝龙斌消费花莲灾民,实际确是去请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