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岩岛大败而归后,菲律宾军方高层,再也不敢喊“动武”口号 9月中旬那场黄岩岛对峙,原本打着“捍卫主权”旗号,来势汹汹,十多艘公务船一字排开,关闭AIS、分多路突进,摆明了是有备而来。 可最后呢?被中方水炮精准击穿驾驶舱,3014号船玻璃碎、电源瘫、船员慌,连呼救信号都来不及打,就只能在30海里外挂起白旗。看着都替他们尴尬。 这次对峙结束得太快,快到菲律宾媒体都没反应过来。原本惯用的“受害者叙事”都没来得及铺垫,最后只能硬扯一句“中方宣传不实”糊弄过去。 可问题是,事发现场的视频和图像全都实锤,连“演都演不像”。 更讽刺的是,菲方自己的人还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说根本没想到中方这次出手这么快、这么准,连“预备预案”都没用上。 一场试图“打擦边球”的挑衅,最后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更要命的是,从那天开始,菲律宾军方上上下下,突然都变得格外“克制”。 布劳纳从“我们不会退让”变成“希望中方保持克制”,海岸警卫队司令加万甚至直接拒绝发言,把锅甩给了“国家海事委员会”,摆明了不想再碰黄岩岛这摊浑水。 这不是“理性降温”,这就是吓破胆。 菲方原以为中方会按以往节奏“喊话+驱离”,哪成想这次直接升级为定点打击,还是用的非致命手段精准压制,既打掉对方气焰,又不留口实让其“借题发挥”。这一招,绝了。 而背后的变化,其实早有端倪。就在对峙发生前六天,中国国务院批复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覆盖3524公顷,其中核心区1242公顷。 一旦纳入国家级保护区,任何未经许可进入的行为,都可被定义为“破坏生态”,执法升级就成了合法且正当的回应。 这下,菲律宾就算找遍联合国公报,也找不到一个能站得住脚的“反击理由”。 拿他们最爱提的“鳕鱼战争”来说,冰岛跟英国争的是捕鱼范围,不是领土主权,人家打的是执法尺度,不是国家底线。 黄岩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连当年的《荒岛礁裁决书》都不敢否定这点,菲方要硬往“鳕鱼模式”上靠,纯属是自欺欺人。 更何况,这场对峙打在南海,震在马尼拉。 黄岩岛距离菲律宾本岛不到200公里,如果中国真像他们担心的那样,在北岩一带启动填海,那可不只是“看着不爽”的问题了。 雷达、战机、港口一上岛,马尼拉都要天天听到解放军起飞的轰鸣声。这才是真正让菲律宾军方不敢再提“动武”的核心原因,他们根本没那个资本。 看菲律宾军队的底子就知道,12万人里,能打的只有一两个营,空军那几架FA-50连全副武装都算不上。 海军那两艘护卫舰,维护记录堪忧,反舰导弹射程还不到中方万吨级海警船的一半。 真要动武,不出24小时就得求和。现在连美国都不愿意再为他们出头,靠自己打?那是拿命赌。 别忘了,8月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试图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结果被中方舰艇逼退,连带着MQ-4C无人机都被电磁干扰逼得掉头。 这一幕菲方心里门儿清,美国连自己都保不住,哪还顾得上小弟?嘴上说“坚守共同防御条约”,可真要动手,还是“你先上,我在后面支持”。 这种支持,菲律宾心里太清楚不过了。 马科斯政府倒是想借南海搅局来转移国内矛盾。支持率跌到25%,防洪项目烂尾,物价连涨三个月,民众怨气冲天。 南海这张“民族主义牌”本想打出气势,结果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对峙失败后,民调不升反降,还让军方口碑一扫而光,现在连军队内部都开始质疑总统府的战略判断。 而中方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从设立保护区,到执法升级,再到外交发声,每一步都踩在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节奏上。 对外讲法理,对内讲主权,还顺手打掉了一次“灰色地带战术”。而且最重要的,这次胜利并不靠军事对峙,而是制度化治理+精准执法,这才是让对手发慌的地方。 黄岩岛的归属,从来没有模糊地带。中国在这里推进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在强化主权的现实控制。 下一步是否填海、是否建设,不看对方叫嚣声有多响,只看中国战略判断何时成熟。 眼下,菲方再喊一百句“外交抗议”,也挡不住中方船队的常态化巡逻,更阻止不了这片海域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菲律宾想走“鳕鱼战争”路线,结果却发现自己连“捕鱼权”都守不住。 军方高层嘴上不说,心里早就认清现实:在黄岩岛问题上,没有谈判空间,更没有武力博弈的余地。与其再被打脸,不如早早闭嘴。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