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毁掉一个国家不一定非得打仗!谁能想到当年把家电、汽车卖遍全球,号称“经济巨人”的

毁掉一个国家不一定非得打仗!谁能想到当年把家电、汽车卖遍全球,号称“经济巨人”的日本,现在居然卡在原地动弹不得,不是被人打垮的,而是自己慢慢“蔫”下去的,没硝烟没炮火,却把曾经的那股子冲劲耗得差不多了。 一切得从四十多年前的一份协议说起,当时美国拉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之后短短三年,他们的商品卖到国外突然贵了一倍,出口的利润一下就没了。 为了救经济,日本政府放了大量的钱出来,可这些钱没流到工厂里造东西,全涌进了房地产和股市。 那时候的日本人都疯了,觉得经济会一直涨,普通老百姓省吃俭用也要买房,中小企业从银行借高利贷去买地。 1990年的时候,这些企业买地的钱是六年前的快四倍。东京的房价高得离谱,一套小小的公寓,能换美国郊区带院子的大别墅。 可泡沫终究要破,政府后来突然收紧政策,把利率提得老高,还断了房地产的资金链,房价地价一下就崩了。 有人欠了一屁股房贷,房子不值钱了还得接着还,中小企业倒闭了一大片,经济的元气一下就伤着了。 更要命的是,泡沫破之前,日本的工厂早就开始往外搬了。为了躲原材料涨价和日元升值,他们把汽车、电子这些能挣钱的产业都迁到了国外,本土只剩下空壳子。 就说丰田,以前日本本土的工厂到处都是,后来在东南亚、美国建了好多厂,本土的工人越来越少。 索尼也是,当年造随身听的生产线全挪到了国外,国内只留了点研发的人。等泡沫破了想靠制造业翻身的时候,才发现本土早就没了能顶事的产业,新的增长力气根本提不上来。 美国这四十年来就没放过日本,当年的广场协议只是开始,后来又逼着签新的贸易协议。 这次更狠,让日本拿五千多亿美元去美国投资,还得让美国拿九成的利润,钱都被抽走了,日本自己想搞产业升级都没本钱。 汽车是日本的命脉,美国的关税,现在一下涨到一成五,丰田车在美国卖得贵了,买的人越来越少,只能把更多工厂迁到美国,本土的岗位更少了。 农产品市场也被迫打开,外国的大米、牛肉涌进来,价格比日本本地的便宜,好多日本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最后只能放弃,吃饭的根基都动摇了。 日本在安全上离不开美国,经济上只能被动听话,一次次被抽血,哪还有力气往前冲。 现在的日本街上,到处都是老年人在干活。便利店的店长、餐厅的服务员好多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不是他们不想退休,是年轻人太少了,企业招不到人,只能返聘老人。 丰田汽车为了留住老技工,搞了个“虚拟师傅”系统,用眼镜记录老师傅的动作教新人,不然根本没人会那些老手艺。可老人再多,也跟不上新潮流,这些年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兴起,日本就没跟上。 以前大家都买日本彩电,现在中国的电视又便宜又清楚,日本彩电没人要了。丰田一开始看不起电动车,觉得氢能源才是未来,等反应过来想造电动车的时候,中国的比亚迪都卖遍全球了,日本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小。 年轻人少了,创新的劲头也没了。以前日本总出新奇玩意儿,现在很少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企业里都是老规矩,年轻人说了不算,好想法也推不动。老年人要养老,政府得花大量的钱搞福利,能投到产业升级上的钱就更少了。 这么多年下来,房地产泡沫留下的债没还完,本土产业又空心,还被美国一次次拿捏,年轻人又不够用,曾经的“经济巨人”就这么慢慢耗着,没了当年的冲劲。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