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江陵仪器厂,军工代号454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国防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1966年10月,由上海黄浦仪器厂与九江仪表厂共同包建,选址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沱口。历经四年筹建,于1970年正式投产,成为当时万县市区唯一的中型国企,也是三线建设中扎根山区的典型代表。
建厂之初,454厂即聚焦高端军工装备研发,主攻鱼雷指挥仪与舰炮指挥仪总成,这两类设备是军舰鱼雷及火控系统的“神经中枢”。以901鱼雷攻击指挥仪为例,其通过整合雷达、声纳的目标数据,结合计程仪与罗径信息,精准计算鱼雷攻击参数并传输指令,整套系统包含百余块高精度板卡,技术复杂度极高。同期研制的炮兵测地仪等装备,同样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成果不仅奠定了工厂在国防工业中的技术地位,更以“高精尖”导向引领了万县地区工业体系的升级方向。
作为三峡库区淹没企业之一,454厂因移民搬迁工程整体迁出原址,其旧址最终沉入江底,这段扎根山区的奋斗史逐渐隐入岁月。迁建后,工厂直面城市化与产业转型的冲击。原有厂区逐渐被房地产发展侵蚀,仅存部分职工宿舍(江陵厂还房)与由原子弟校改建的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成为三线记忆的零星注脚。
1980年代,江陵厂主动转型民用市场,更名为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将军工技术沉淀转化为民用生产力。其开发的铸板生产线、涂板生产线、快速合膏生产线等装备,以及“五洲牌”蓄电池专用生产线,展现了从军工到民用的技术迁移能力,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续写创新篇章。
国营江陵仪器厂(454厂)的历程,浓缩了三线企业的典型命运。从深山建厂的技术攻坚,到三峡搬迁的时代牺牲,再到转型求生的坚韧突围。其留存的精神与遗迹,仍是万州工业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