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我国贸易代表李成钢不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之前在西班牙谈判时,美方放话要加码半导体管制,结果李成钢当场就下令查英伟达反垄断,这波“以快制快”直接打懵美国代表团; 二是后来美方又想对中国造船舶收停泊费,李成钢早撂下话要升级稀土管制,可贝森特不仅没当回事,连给特朗普传消息都不上心,难怪中国稀土政策一落地,特朗普还装模作样喊“无缘无故”。 贝森特气急败坏,本质是没料到中方说到做到,更没料到自己的轻视会让美国陷入被动。 当地时间9月12日,也就是会谈前两天,美国商务部突然将23家中国大陆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13家涉及半导体领域,明摆着要在谈判桌上用加码管制施压。 他们大概以为这招能让中方妥协,毕竟过去不少时候美方习惯了用单边制裁掌握主动权。可他们没想到李成钢的反应速度会这么快。 9月13日,中方直接宣布两项调查:针对美国集成电路领域措施的反歧视调查,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可不是虚张声势,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证据里藏着实打实的数据,2022年到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进口量从11.59亿颗涨到15.90亿颗,累计增长37%,价格却累计下降52%,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甚至达到302.41%,栅极驱动芯片更飙至458.51%。 更关键的是,这些芯片在美国对华高端数字芯片封锁的同时,以低价抢占了62.14%的中国市场份额,等于一边堵路一边抢生意。 这种精准打击让美国代表团当场乱了阵脚,原本准备的施压说辞全没了用,贝森特大概第一次遇到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西班牙会谈的交手还没消化,美方又想在船舶领域故技重施。3月时特朗普就起草行政令,打算对停靠美港的中国船只收最高150万美元的停泊费,美其名曰提振本国造船业,实则是借301调查搞单边限制。 即便美国国内航运、出口行业一片反对,认为会推高通胀和海运成本,美方还是在10月3日正式发布公告,宣布10月14日起征收新港口费。 这回他们大概觉得中方最多口头抗议,毕竟船舶和半导体是两码事,可李成钢早就在前期磋商中撂下话,美方若执意行事,中方会升级稀土管制。 贝森特显然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不仅没及时向特朗普传递明确信号,甚至可能觉得稀土牌是中方惯用的虚晃一枪。 他大概忘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分量有多重——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稀土库存只够维持30天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一旦断供,这座被美方寄予厚望的芯片工厂就得陷入瘫痪。 更别说美国半导体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从芯片制造到精密仪器,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了。 10月14日,就在美方征收港口费当天,中国交通运输部同步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稀土管制升级措施也紧随其后落地。 这下美方彻底慌了神,特朗普公开喊“无缘无故”的表演更像自欺欺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他的团队漏了关键信息。 贝森特的轻视直接引发连锁反应:美国造船业没等到预期的提振,反而因为中方反制导致船舶运营成本激增,原本反对该政策的美国农场主更坐不住了,中国是美国大豆、玉米的重要买家,航运成本上涨必然导致出口利润缩水。 半导体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前脚刚在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里焦头烂额,后脚稀土管制又掐住了原材料命脉,德州仪器、ADI等企业的股价接连下跌。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后来的表态算是点透了本质,中方反制从来都是被动防御,美方若不搞单边主义,根本不会陷入这般被动。 贝森特的不满里藏着的其实是挫败感,他习惯了美方掌握规则制定权,却没料到中方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 从西班牙会谈的即时反制到船舶稀土的精准回应,李成钢的每一步都踩在美方的痛点上,而这一切的核心不过是“说到做到”四个字。 美方总想着用极限施压逼中方让步,却忘了自己的产业早已和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轻视对手的后果,终究要自己买单。


评论列表